

树木怎样才能修炼成精?
作者:薛巍
人类宗教的第一阶段是泛神论、万物有灵论,相信每一种事物当中都有控制它的精灵,其中对人有用的是神。另外,原始宗教中的精灵是地方性的,多神论中的神势力范围更大。古代的精灵都是人们信以为真的东西,而后来故事中的精灵是人们主动编造的,知道它们是假的。
起初,树神、谷神被赋予的是动物的形象。希腊神话中的狄俄尼索斯是酒神,同时也是广义上的树神、农业和谷物之神。“神话中的狄俄尼索斯主要特点之一,是他有动物的形象,尤其是公牛,至少头上是长角的。”他是树木的保护神,以果农为主的信众都会求他保佑果树生长,并用果园里一棵天然树桩来代表他的形象。
谷精被人幻想成诸多动物形象,例如狼、狗、狐狸、鸡、鹅、猫、羊、猪、马、鹌鹑、牛等。人们都以为谷精会以一种动物形象隐身于谷物中,人们还有一种观念,认为谷精被抓住后,无论是山羊形态,还是其他动物形态,都会在自己农场的房子或谷仓里过冬。所以,不同的农场,有不同的谷精化身形态。原始人认为,谷精是以成熟的谷穗为家的,收割时它就被人从家里赶了出来,自然要变成动物逃跑。而且,他们认为谷精既然是谷物的精灵,有变成动物的巫术也是完全可信的。
树精、谷精即使变成了动物和人,也仍然会有其原来的一些特征。美国神话学家加里·瓦尔纳说:“树是奇妙的生物。有的树被誉为生命之树、知识之树。树木让人们感到一种敬畏之情。很多人把树木视为生命和繁殖之源。树木不仅扎根于泥土,还伸到天上。树木成了稳定和不朽的象征。因为这种敬畏之情,树木遭到了崇拜和谴责。许多文化中都有树精和林中仙子的神话。这些故事说明古人会赋予各种自然对象精神和力量。一些民间传说中说,森林中住着的精灵会让猎人迷路,或者吓唬他们。树精栖息在榆树、橡树、柳树、紫杉、冷杉、冬青、松树、白蜡树、樱桃树、月桂树、坚果、苹果、桦树和柏树上。每一种树上的树精就拥有那种树的特点。橡树精是一个长着瘤子的老头,桦树精是一个白白瘦瘦的女子。”
弗雷泽也分析说:“早期人类会赋予一切无形的神以人类的外形。所以,当树神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树时,它肯定马上就有了人的面貌。这就是为什么古典艺术中的树神总是和人长得一模一样,为了证明它们是森林之神,画家在它们身上添加了树枝和其他的明显标志物。当人类从野蛮逐渐走向文明时,就会越来越倾向于把神拟人化。起初,神是万物的精灵,后来神的拟人化程度越来越高,神离万物也就越来越远。”
在我国的神话和民间故事中,树神、树精的形象也经历了从动物到人形的演进过程。《山海经》中说,树神叫句芒,鸟身人面,以两条龙为座驾。在树神句芒之后,民间信仰中出现了不同称谓的树精形象。《法苑珠林》中说:“木之精名彭侯,状如黑狗,无尾。”《述异记》中说千年树精为青羊,万岁木精为青牛。
《搜神记》记载了一则《树神黄祖》的故事,一妇人,穿着绣衣,自称树神黄祖,这是第一位以女性形象出现的树精。
为什么先民们认为存在着树精?树木怎样才能修炼成精?成了精之后有什么特征?《少年读西游记》的作者李天飞说:“神、仙、妖、精、怪、魔这六个哪一个历史最悠久、故事最多呢?你可能想不到,是精。精的历史可是非常古老,神和妖都是从精里分化出来的。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原始社会,科学不发达,原始人解释不了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就认为大自然的万物都由一种神秘的力量在管着,也就是万物都有精灵。门口的一棵树,有大树的精灵,一块石头有石头的精灵,一条河有河水的精灵……说一个东西成精了,意思就是大自然里的东西,动物、植物、石头,有了人的样子,或者有了特殊的本领。”
《聊斋志异》中有一个“柳树精”柳秀才,他高冠绿衣,身材高大,以自己的身体承受蝗灾,蝗虫到了之后不往庄稼地里落,只飞落到杨柳树上,所过之处,柳叶全没了。
动植物成精的主要条件是长寿。葛洪在《抱朴子》中说“万物之老者,其精悉能假托人形”。《西游记》里,荆棘岭有四位树精,“霜姿者号孤直公,绿鬓者号凌空子,虚心者号拂云叟,老拙号曰劲节”,劲节公是松树,孤直公是柏树,凌空子是桧树,拂云叟是竹竿,都活了1000余年了。他们身边的三个女子,杏仙是杏树,两个侍女便是丹桂、腊梅。最后猪八戒把这些千年成精的桧树精、柏树精、老竹精、松树精、老杏树精、蜡梅精、丹桂精都连根拔起,根下鲜血淋漓。
张黎明在《中国文化中树木精怪嬗变源流辨析》一文中提到,人格化的树精形象一般以文士为主。如《潇湘录·贾秘》中的七个树精都是读书人的打扮,引经据典,高谈阔论。而且树精普遍比动物精法力小,危害不大。
在日本也有不少树精的故事。冲绳的民间故事中,榕树精的头发很长,全身覆盖着毛。有的榕树精能站在水面上,有的能拖着人在水面上奔跑。此外,榕树精点燃的火还能在海面上飞速滚动。榕树精还搞恶作剧,它会趁人晚上睡觉时,从门缝里钻进来,把人按住,或把灯笼吹灭。在原始信仰中,树神、树精都要被认真对待,生怕农业生产会遭殃,它们是集体的信仰,在民间故事中,树精大概是小部分人的创作,然后在族群中流传,可以提高群体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妖怪树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