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河道与水患

作者:邢海洋

一场罕见的暴雨与洪水袭击了京津冀,北京的南大门涿州受灾最重,洪水漫上楼房,多个仓库里的图书被泡,村民被困。京津冀的地势如何影响涿州?

华北平原的水系,先得从黄河说起。含沙量世界第一的黄河塑造了华北平原,也给平原泄洪带来了隐患。出了山,黄河在我们勤劳的祖先一代代地筑堤和加固中,变成了地上河,也彻底打乱了黄淮海平原的水系状态,黄河成了大平原上的分水岭,北面的水全汇入海河,南面的水则流入淮河。黄河在大平原上拦了一道,给夏日汛期的大平原泄洪带来了麻烦,本来应该帮助导水,却阻断了水流,以至于诸如2021年郑州发生“7·20”洪灾,洪水多日宣泄不下去。

黄河高耸于华北平原之上,带给海河的是更大的集水面积。集水面积大也并非一项弊端,可海河的集水,都来自于西面的太行山、北面的燕山,流域纵向没有深度,所有的支流都很短小,可流域的南北方向却非常宽,一旦区域内发生大暴雨,所有的水都从四面八方汇到天津的出海口,这就给下游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恰恰南北走向的太行山巍峨高耸,海拔一两千米,阻挡住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形成地形雨,若再赶上蒙古高原上的高气压带阻挡,海洋上的水汽将倾泻于此。台风给太行山带来的大洪水有史可查,如1972年7月底的“7203”号台风,1996年8月初的“9608”号台风。1963年海河流域的大洪水,也是爆发于太行山山前地带。那次大雨下了7天,降水量达到600亿立方米,冀中、冀南平原及天津市南郊的广大地区变成一片汪洋。中国上世纪60年代的“根治海河”口号就是那次提出来的。600亿立方米是个什么概念?只要对比一下黄河全年500亿立方米的径流量就有直观的认识了。

这次涿州洪水阻滞,一片泽国,就有人在想为什么不是北京、天津或者雄安。其实只要了解北京城海拔50余米、涿州城区海拔38米就会明白了。北京在上游,涿州在下游,涿州若分洪,保的是更下游的天津。天津的海拔只有三四米,九河下梢,是整个海河流域最低的地方。1963年那次大洪水,保天津、保铁路,静海20万人连夜转移,就是天津郊区分流洪水,让水流从天津城外过境。

也正因为那次大洪水,以及“大跃进”时期“大干快上”的氛围,海河流域人民按照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方针,从上游到下游,从支流到干流,对海河水系进行了全面根治。如今的海河早不是单流入海,而是沿着渤海湾挖通了多条河道,如潮白新河、子牙新河、漳卫新河等,多流入海,天津的压力减轻了不少。不过,这次暴雨中山洪暴发最猛烈的两条河流——永定河与拒马河,还都汇入海河干流,在天津入海。

海河的支流基本呈放射状,从太行山流出,流向渤海湾。流过涿洲城的拒马河却突然拐弯向南,通过白沟河奔向白洋淀方向,这着实使人不解。但了解了白洋淀的地势也就明白了,那里要比涿州低得多,通常白洋淀水面的海拔也就六七米,安新、雄县县城的海拔也不过10米,那里是华北之肾,地势低洼,是汇水之地,也极易被洪水淹没。

有着较大的落差,且上游洪水频繁,白沟河自古就是条多灾害的河流。据调查,1917年千河口最大洪水流量为1.46万立方米/秒,1963年上游张坊水文站实测洪水流量为9920立方米/秒,平时水流量不过个位数。水流量急剧放大千百倍,是任何河流都难以抵御的。 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