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1249)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不甘心的父母

离中考还有一个月的时候,邻居老杨家的宝贝闺女小杨就坚持不住了,上课完全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小杨成绩不稳定,平时也不大讨老师喜欢。根据她以往和一模的学习成绩来看,估计考上市里四星高中有难度。

可老杨夫妻一心巴望着女儿能走上普高、考大学的路,眼看着女儿如今到了中考“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怎能不心急?于是,老杨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全托”助考的培训机构,把本应在学校复习迎考的小杨送进了他们的全封闭集训营。短短20多天(不包括周末休息)的时间,小杨的培训费用竟高达数万元。

不久,小杨的中考分数出来了,虽然比平时好了一点,但离市里四星普通高中还是差很多;更可惜的是,离三星普高就差了一分。人脉深广的老杨当然不会坐视独生女儿上不了普高而不管,早就开始考察一些收分较低的民办高中,准备让女儿去那里就读。然而,今年不但公办高中普遍录取分数高,连声誉好的民办高中也跟着水涨船高。小杨的分数即便是上本地的民办高中,也因为没有学籍,需要交纳一笔不菲的借读费。

这时候,一所本省北部的民办高中来苏南招生,通过熟人的介绍,相关的招生人员联系上老杨,打包票说,可以让小杨去那里读普高,三年后考大学完全没问题。老杨一家三口驱车赶到那所学校,实地考察过后,当天就拍板定了,给女儿交了一学期的学费。这样算下来,三年光学费就得近10万元。

等到返回家里,老杨的父母觉得以后孩子一个人去苏北那么远的地方读高中,一个月才能回家一趟,而且学校住宿环境也不好,很是心疼孩子,就让老杨再想想办法,尽量还是把孩子留在苏南这边上学。

老杨的一个生意伙伴听说这事后也好心提醒老杨:在苏北读民高,如果没有学籍,要提防上的是成人大专,到时候孩子高考报名很可能是以社会人员的身份报名。老杨一听就急了,但问下来得知操作个外省的高中学籍,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这时候,培训机构的一位老师给老杨提建议,不如让孩子复读一年,多花一年的时间,哪怕是小杨的成绩提高不大,也能稳稳地有个市区的三星高中学籍;而且老杨也打听到,其实本市其他区域的高中,录取分数比自己所在的区要低一些。如果在中考报名前把孩子的户口迁移到自己的另一套房产名下,就妥妥地有普通高中上。这样算下来,三年能省二三十万呢。

于是,老杨开始给女儿做思想工作,希望她复读,并许诺给她买苹果手机和带她去海外旅游。小杨一开始答应去苏北上高中就很勉强,现在又让她去复读,再参加一次中考,说什么也不肯了,整天宅在家里,关上房门不理人。

这个夏天,老杨夫妻的心情就像高温炙烤下的羊肉串一样,嗞嗞带响,还冒着烟儿。

(读者 清风吴语)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