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翰生的幽默
作者:薛巍
《约翰生传》中是这样写的:“我们去看教堂……从教堂出来后,我们站着议论了一会儿巴克莱主教证明物质不存在的巧妙诡辩术,巴克莱认为宇宙万物仅仅是想象而已。我说,尽管我们确信他的理论不正确,但又不可能驳倒他。我永远不会忘记约翰生回答的敏捷,他用脚使劲猛踢一块大石头,把自己都反弹了回来,‘我就这样驳倒他’。”当然,注释指出约翰生这样反驳并没有说服力。“约翰生博士似乎对巴克莱的学说并没有完全吃透,因为他踢的动作仅仅证明我们有固体的感觉,巴克莱并不否认这一点。他承认我们有通常被称为能感觉到的各种质的感觉或观念。”约翰生的意思是,你说石头不存在,那你使劲踢石头吧,你敢说你的脚不痛?巴克莱断言我们是会有痛感,有对石头的观念,但无法推导出石头的客观存在,物质和意识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
对巴克莱的“存在即是被感知”,约翰生还开过另外一个玩笑:“在座的一位先生认为坚持巴克莱博士的巧妙哲学是适合的,他的哲学是,未被心灵感知的任何东西都不存在;这位先生要走时,约翰生对他说:‘先生,请不要离开我们;因为我们或许会忘记对你的念想,那样的话,你就会停止存在了。’”我们停止对某物的念想,某物就不存在了,我们不想着地球,地球岂不是要消失了?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也有类似的问题,我们不思的时候就不在了?那我们睡着的时候还在吗?
有人问先教孩子什么最好,约翰生说:“你先教他们什么,就像你先把哪条腿伸进裤子一样无关紧要。先生,你可以站着争论先伸哪条腿最好,可在此期间,你的裤子却是空的。先生,当你考虑在两样东西中选哪一样先教孩子时,另一个孩子已经把两样东西全学会了。”他的意思大概是,所有的知识是一个整体,从哪里开始都可以。
约翰生有一次突然说,直觉和睿智的差别是,一个有立竿见影之效,一个则需要迂回曲折的过程。直觉像是心灵的眼睛,睿智像是心灵的鼻子。在座的一个年轻人觉得心鼻这个比喻很扯,一直跟约翰生争辩,约翰生气地说这个年轻人既没有直觉,也没有睿智,等于说他的心灵瞎了,他的心灵的鼻子齆了或者齉了。“心鼻”这个比喻确实不太恰当,比喻的一个原则是,同样性质的两种东西不宜互相作比,而心灵和眼睛、鼻子都是我们认识外界的工具,虽然我们一般认为心灵是高于眼睛和鼻子的,它是统觉,会对感知到的东西做更多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