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做阳台农夫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臭豆腐我家住在顶楼,买房前朋友纷纷劝阻说“夏天酷热且会漏水”,我却坚决要求买下,一来价格便宜,二是附赠露天阳台。当时售楼员说:“封住阳台,家里可以增加30平方米。”
我打算把它改造成一个小菜园,实现蔬菜自由,但妻子总说“还不如去菜市场买”。一晃十来年,阳台除了晾衣和偶尔吃烧烤,别无用处。
去年年初,有人在业主群里发消息问:“谁需要泥土?”这个业主的仓库要搬迁,空地上种菜的泥土没人处理。过去,我一直为“合适的土壤”而苦恼,导致菜园迟迟不能开工。现在天赐良机,我赶紧去和妻子商量此事。她听完有点犹豫:“这多辛苦啊。”我继续诱惑她:“园子里还能种花,到时你在花海里看书喝茶,多惬意。”后来妻子既没反对也没支持,轻飘飘地扔下一句话:“你自己去瞎折腾吧!”
于是,45岁的农夫紧急“上岗”。我带着铲子,跑去仓库的空地前“挖啊挖”,一共装了二十来袋泥土,又用货运车送去小区。做完这一切,我的脖子和后背冒出了热汗,心脏跳得厉害。虽然身体很疲劳,但头脑却平静如水,没有手机里回不完的消息,只专注于此刻的劳动。
老式小区没有安装电梯,我只能花钱请两位老师傅来帮忙搬运。
接下来,就是购置容器。考虑实用和价格的因素,我选择了拼装的种植箱。每个周末的空闲时间,我都会戴好草帽和手套开始“施工”。先拼装箱子,往里面倒入泥土,再细细地把土块捏碎,顺便清理杂质。断断续续做了半个月,晒得黝黑,手也磨出两个血泡,好处是不知不觉瘦了几斤,整个人散发出“归园田居”的狂野气息。
万事俱备,只待选种育苗了。恰巧有个在学校教书的朋友给我带来一袋他的学生种的番茄。我把番茄切成小块,撒入白糖凉拌,酸甜的汁水刺激着味蕾,那种“童年质朴的味道”激发出关于菜园种植的灵感。
我陆续购买了一些蔬菜苗,有小番茄、辣椒、茄子、秋葵、丝瓜等。果苗则买了杨桃、无花果、樱桃、西瓜等,还买了妻子钟爱的玫瑰和百合等花苗。每次买苗前,我都会上网查好资料,以便掌握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所需土壤厚度。
当我第一次撒籽种青菜,幻想青菜茁壮成长的景象时,平时很少说话的邻居突然与我“隔空”对话:“兄弟,这菜容易生虫子,不撒农药恐怕吃不了。”望着他绿意盎然的阳台,想必是同道中人。果然,当菜冒出嫩芽,没两天就布满了斑驳的虫洞。
我只好厚着脸皮向邻居请教,他爽快地告诉我:“品种问题,你换个韭菜或生菜试试。”凭借菜园社交,我学到不少经验,如秋葵发芽后不要频繁浇水,利用草木灰和香蕉皮给辣椒施肥、追肥,等等。礼尚往来,我回报给邻居一筐新鲜的蔬菜。
一年来,我的菜园收获满满。晚餐前,我拿着篮子去园子里“巡视”,碧绿的生菜长势喜人,一串串小番茄密密地挨着,粗壮的紫茄子从绿叶里探出“脑袋”,我心中早就酝酿出今晚的菜单:“韭菜炒土鸡蛋”“枸杞叶清汤”,摘几片生菜叶去除五花肉的油腻。
让我意外的是,嘴上说麻烦的妻子竟然会来帮忙除草浇水,前两天她在朋友圈里分享了一段菜园的视频,配上文字“愿生活温暖向阳”。我则马不停蹄地扩充菜园规模,用钢管搭建棚子,用来种植爬藤类的水果。农夫生活才刚刚开始。 阳台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