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1237)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救猫记

下班回家,天已经快黑了,风吹得树枝乱摇。看到小区路边有一个小纸盒,里面有三只刚出生的小猫,眼睛都还没睁开,发出微弱的叫声,瑟瑟地互相依偎着。

我赶紧把纸盒挪到我住的那栋楼的架空层,然后回家翻出一包棉签,找了个碗,兑了点盐水,又扯了一条厚围巾,冲下楼。

天完全黑了,架空层里光线很差。我把手机调亮靠在小纸盒旁,就着微光用旧围巾裹好三只小猫,拿棉签蘸盐水把猫咪们的眼睛分泌物揩干净。它们的眼睛慢慢都睁开了,在我怀里蠕动着到处舔。

上楼。老公在床上看书。“那三只小猫好可爱,不知道又是谁不要它们了。”“求你了……”“别求我,想想你上班,我也上班,一个老人还病着,孩子还要接送……”

无言以对,只能收拾东西准备睡觉,明天还要上班。但是一闭上眼睛,就想起楼下漏风的破纸盒里蜷缩的三只小猫,喵喵地叫着,又冷又饿。是谁这么狠心,在这么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把猫扔掉,晚两天不行吗?

家里确实不具备养猫的条件,但十多年来我已经救了20多只小猫了。我的微信上有个猫咪救助群,被救助的猫咪已经不缺领养人。可我很挑剔,一定要给小猫找个好人家,不愿意把它们交给那些在弄堂里开超市的人,那些人用绳子拴住猫的脖子,只舍得给它们喂剩菜剩饭。我要确定领养人是真正爱猫,且有能力有条件养猫。送出去之后,我还要经常做回访,带上羊奶粉上门看望,问问猫咪做了绝育手术没有,看看长得咋样。确认猫咪成长得整洁健康,有了好的归宿,我才算真正放心。

我朋友养了四只猫,一次在路上捡到一只在呕吐的小猫,送到宠物医院住了一周,花了2000多元才治好。因为家里实在养不下,也送出去了,她说心里到现在还痛。

老公虽然不愿意养猫,但还比较理解我。有一次,有个人要领养我救的猫,住得有点远。我俩决定开车把猫送过去,却发现车被停在小区前面的车拦住了,根本出不来。我们就回去骑电动车,然而走到半截,电动车没电了,只好改成打车送猫,最后回到家又去取汽车和电动车。时间搭上了,路费花了不少,老公都没啥怨言。

外面雨声很大,我惦记着明天要不要在网上发个猫咪的求助信息,又翻了个身。没想到老公也醒着,在旁边闷闷地冒出一句:“也不知道等我老了,你能不能像对待猫一样对我。” 

(读者 微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