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棚改货币化回来了
作者:谢九4月中旬,江西省南昌市发布《关于推进中心城区房屋征收补偿房票安置的实施意见》,对于房屋征收补偿予以房票安置。按照《意见》的定义,所谓房票,就是“被征收房屋货币补偿金额量化后,房屋征收部门出具给被征收人重新购置房屋的结算凭证”。通俗来讲,就是如果民众的房屋被征收,确定了补偿金额之后,相关主管部门以房票的形式发放给被征收人,用来重新购买本市区的住房。
如果在一定期限之内使用房票,还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购房补助。比如南昌市规定,如果被征收人在3个月之内使用房票购房,可以给予10%的购房补助。第4个月至第6个月内使用的,给予8%的购房补助;第7个月至12个月内使用的,给予5%的购房补助。
南昌并非房票制度的首创者,事实上,2022年以来,全国已经有30多个城市推出了房票制度,主要用于房屋征收补偿,以此刺激本市楼市。一开始主要以三、四线城市为主,但是随后越来越多的二线重要城市加入其中。去年6月份,郑州市发布大棚户区改造项目房票安置实施办法,成为首个实施房票制度的省会城市,随后,更多的省会和二线重要城市也开始推出房票制度,包括南京、南昌和厦门等等。
我国的房屋拆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实物安置,二是货币化安置。前者就是给被拆迁者以房换房,后者就是直接发钱补偿。房票制度其实就是当年货币化安置的变种。在货币安置退出之后,房票制度再度卷土重来,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刺激当地楼市。所以,想要理解房票制度,首先还得从当年的棚改货币化说起。
我国轰轰烈烈的城镇化进程,催生了大量的棚户区改造需求。但是,受制于资金限制,早些年的棚改速度比较慢,为了解决棚改的资金问题,央行在2014年推出了一个叫做抵押补充贷款(Pledged Supplemental Lending,简称PSL)的货币工具,主要目的就是为棚改提供丰富且便宜的资金来源。PSL的对象主要是国家开发银行,后来扩展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
有了央行的资金扶持之后,棚改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2015年,国务院首次提出了棚改的三年计划,计划在2015年到2017年完成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1800万套。为了提高棚改速度,棚改的安置模式从实物为主改为货币为主,毕竟,实物安置模式操作起来比较复杂,而且以房换房的周期太长。而货币化安置就是直接给拆迁户发钱,老百姓自己在市场上购买住房,从而大大提升了棚改推进的速度。货币化安置模式让棚改提速,2015~2017年,全国每年新开工各类棚户区住房都超过了600万套,超额完成了预期任务。
2014年,我国棚改的货币化安置比例不到10%,2015年之后,棚改货币化的比例快速提升,2015~2017年,货币化安置的比例从30%提升到54%。货币化安置在推动了棚改的同时,给我国楼市带来另一个重大影响,就是快速推高了三、四线城市的房价。2016年以来,我国三、四线楼市的房价翻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货币化安置给当地释放出巨大的购买力。
考虑到货币化安置给房价带来的影响,从2018年起,我国开始给棚改货币化降温,当年10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要调整完善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商品房库存不足、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市县,要尽快取消货币化安置优惠政策。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棚改货币化安置逐渐淡出。随着去年下半年开始发动史诗级救市,且力度达到高潮,货币化安置披着房票的外衣重出江湖也并不意外。
而且,现在的房票安置和过去的货币化安置相比,刺激楼市的意味更加直接。因为曾经的货币化安置重点还是为了提高棚改的速度,刺激房价是副产品,而这一次的房票安置,目的就是为了刺激楼市。按照过去的货币化补偿办法,拆迁户拿到现金之后,至少还可以选择买房或者不买房,但是现在的房票制度,拆迁补偿款只能定向使用,只能用来购置本地的商品房,而且买得越早还会有更多优惠。
作为当年拉动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的重要推动力,货币化安置以房票的形式重出江湖,是否会再度带动当地房价上涨呢?
这种可能性并不大。当年棚改货币化之所以释放出巨大的购买力,是因为棚改的力度很大,每年棚改住房超过600万套,对三、四线城市甚至部分二线城市的房价都带来巨大的推动力。但是从2019年以来,我国棚改规模逐渐回落,现在每年大概为100多万套,和当年的规模相比已经大幅回落,而且未来棚改的规模还会继续萎缩,以棚户区改造为基础释放出来的购买力自然也就大大缩水,难以对当地楼市带来实质性影响。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现在楼市的周期和当年完全不同。2015年,国内以深圳、北京为首的一线城市房价大幅上涨,给三、四线楼市提供了向上的参照。在一线楼市上涨引来强力调控之后,三、四线楼市开始接力,正好那时棚改货币化开始升温,顺势点燃了民众对三、四线楼市的购买热情。
但是现在,国内楼市还是处于下降周期,尽管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的救市政策一浪高于一浪,但是房地产市场依然冷清,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对于未来都信心不足。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经济呈现出复苏的态势,但是房地产依然是最冷的部门之一。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5974亿元,同比下降5.8%;商品房销售面积299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
在过去楼市的上涨周期,管理层无论施以多强的调控力度,也难以阻止民众炒房的热情,逆转不了楼市向上的趋势。但是,一旦房地产的周期掉头向下,刺激政策也顶多只能起到短期缓解效应,同样无法改变行业的周期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