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皮肤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夏蒙饥饿的皮肤0为什么市场上有那么多按摩类产品?为什么养狗养猫的人越来越多?在触觉研究专家格伦瓦尔德看来,这都是因为现代人有“皮肤饥饿症”,跟他人的身体接触太少。养宠物也能提供很多身体接触。“人这种哺乳动物离开他人是不能生存的,哪怕有只狗或者猫也行,但总归得是个活物。实在不行,鱼也能救个急。”

如今,满大街都是戴着耳机的人,因为音乐能够让他们确定自己的存在。唱歌与让人愉悦的触摸也有相似之处,会刺激催产素产生。接触刺激还具有社会功能:如果我们手里握着温暖的东西,对别人的评判就会比较温和;如果我们的手接触到的是粗糙的表面,我们会更容易体谅他人的艰辛,也较能接受生活的坎坷。

德国学者塔登说,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身体接触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我们的皮肤需要不断被触摸,如果每天与他人的身体接触只有几分钟,我们就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获得安全感。身体接触产生的刺激可以增强人的免疫系统,起到抑制炎症的作用;善意的触摸能够缓解恐惧感,使呼吸平稳,骨骼肌也会更放松。触摸会刺激催产素分泌,使血压降低。此外,接触人类的皮肤还能够让人变得坚强。

现代人希望跟别人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永远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平衡。“在今天,西方社会的人如果与他人之间的距离小于45厘米,就会感到恐慌。”为什么文明程度的提高意味着自觉地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正因为城市里很拥挤,人们在擦肩而过时身体无意中都会触到,才唤起了人们对距离的渴望。个体将自我封闭起来,与外界划分界限,为的是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的反抗。身体出于不同原因发生接触的同时,会以仇恨和反抗的形式表现出默默的反感,以及互相之间的陌生和厌恶。人要避免身体接触,保持距离,以免被突然的、无法掌控的亲近所伤害,或者避免自己去侵犯他人。结果,人在大城市的喧嚣中觉得孤独、被遗弃。”

现代人努力避免相互触碰,首先是为了避免可能受到的侵犯。“在所有的生物之中,人因为直立行走,没有皮毛,同时还有器官暴露在外,因此格外容易受到伤害,同时,人也能够伤害自己的同类。伤害的方式五花八门,有的是出于被迫,有的是为了好玩,有的时候也是为了自卫。”

如今身体接触不多的合法场合是恋爱和欢庆的时候。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说:“在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所有馈赠中,碰到一个能将自己拥入怀中的人,并且这样的温柔还能孕育新的生命,还有什么比这样的馈赠更让人感到幸福?”

网络让人们之间的身体接触变得更少了。“对数字设备的依赖或许能够减轻人类对孤独或者死亡深深的恐惧感,但是这种依赖同时也会减少移情的能力,使人习惯于身体接触的缺失、离群索居的强大影响力以及对虚拟生活的偏爱。这种依赖会加强人的自恋、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和对自我的美化。”现在已经有了一些电传导触摸设备,但很难带来逼真的触感。“我们的触觉需要调动的接触感受器数量多达6亿到9亿个,这意味着产生的信息量将无比巨大。想要制造出护理机器人,至少需要花50年时间,攻克触觉的难度相当于航天研究计划。”当宠物向你走来时,你要感谢它们。

下一篇: 文字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