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鬼套餐与奢侈品消费

作者:邢海洋

今年前两个月,全国的个税收入同比下降4%,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同比下降21.6%,关税同比下降27%,国内消费税同比下降18.4%。进口商品往往档次比较高,消费税针对的是烟酒、化妆品、高档手表、游艇等高消费品,这些商品的税收在下降,说明高档消费不旺是不争的事实了。短视频和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上,“穷鬼套餐”又大行其道,消费结构似乎在下移。

中国的奢侈品消费是全球少有的处于下降状态的,2022年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同比下滑10%,终结连续5年飞速增长的趋势。境内奢侈品消费下降幅度更大,出现15%的负增长,销售额为5475亿元,在中国人境内境外奢侈品消费总额中的占比下滑到57%,在全球奢侈品市场中的占比下降到22%,让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市场位置。与此同时,中国人有43%的奢侈品消费转移到了境外,销售额为4085亿元,增幅达到16%。这两个数字其实挺难解释的,因为2022全年受疫情影响,中国人海外旅游是受到限制的。海南旅游岛每人10万元的免税金额,也足够大部分人的购物需求了。海外销售额大幅增长的部分是否出于旅居海外的国人的购物呢?

1、2月份,能够反映整体消费状况的增值税是增加的,同比增长6.3%。消费整体上涨,高端商品消费却下降,意味着量大了,含金量却不足,形象的说法便是旺丁不旺财。

刷短视频试着买了一次优惠快餐后,“穷鬼三件套”“只卖一天就下架,来100份囤起来慢慢吃!”“买一份送一份”等怪腔怪调的广告就越来越多了,五折打底,七折封顶,比家里做饭还划算,让人欲罢不能。从去年年底起,这一波快餐疯狂促销就没停下来过。吃着打了五折的穷鬼套餐,忍不住想为什么这些连锁快餐店要不停地赔本赚吆喝?性价比摆在这儿,任何精打细算的人恐怕都不会去买正常价格的餐饮吧。有一些小店,本来已经把低折扣餐停了,可大型连锁店五折套餐一直有,逼得小店也改回了原价。餐饮业的压舱石非这些连锁快餐企业莫属了,可它们为什么不涨价?

原因需要在资本积累上寻找。这几年,企业投入的装修和设备等资产的资本积累一直为负值,尤其到了2022年,企业的盈利能力跌落谷底,很多餐饮店难以承受长期亏损,尽管今年有了人流,还是不能马上弥补存量资本上的损失,这意味着今年企业的退出仍是主流。当此时,短视频平台又加入了本地生活的线上竞争,那些大的餐饮连锁店自然会把线上引流战打到底,谁放弃了穷鬼套餐,也就意味着丢失了市场份额。在这个流量越来越贵的时代,大型快餐企业是没有退路的。

过去那些“营销大师”经常挂在嘴边的是,做生意不能做穷人的生意,太难。看到去年的奢侈品销售数字,给人的感觉是很多富人都去国外消费了,在他们没有大批回归之前,留给国内市场的,就是相对低端的消费了。这三年中国居民部门存款累计增加39万亿元,看似手头多出了很多钱,但按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的解释,考虑经济增长、贷款、购房支出下降、理财“爆雷”后的存款再配置等因素,疫后居民“超额净储蓄”约为9万亿元。而从超额净储蓄的结构来源看,中低收入群体受冲击较大。要把超额储蓄转化为消费,未来的收入预期是关键。信心修复需要时间。当然,首先是得有信心。

当务之急,唯愿那些在海外购买奢侈品的富人们能够回到国内消费,给这个消费红海一点蔚蓝的颜色。 消费

上一篇: 武英殿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