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还会发生银行破产?

作者:谢九

从硅谷银行倒闭的前因后果来看,引发这场危机的因素有很多,硅谷银行自身的治理问题、美联储等机构的监管体系,以及投资者的恐慌情绪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最终导演了这一轮美国的银行破产风暴。

从硅谷银行自身来看,这家金融机构的主要问题在于,对于资产配置的回报率和流动性之间没有做出合理安排,过于追求长期回报率而忽略了资产的短期安全性,当短期资金需求上升的时候,硅谷银行没有合理的应对措施,最终放大了挤兑压力。

硅谷银行的服务对象以初创型企业为主,没有零售银行业务,作为一家中等规模的银行,它给储户提供了相对较高的存款利率,因此吸引了很多中小企业的资金。尤其是美国量化宽松时期,美联储释放出来的大量流动性,通过这些中小企业进入了硅谷银行。2019年,硅谷银行的资产规模大概为800亿美元,到了2022年已经超过了2000亿美元,在全美排名第16位。

硅谷银行吸引了大量中小企业的资金,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合理配置这些资产。由于硅谷银行给客户提供的回报率相对较高,就必须追求更高的回报,而在全球金融市场,回报率相对较高而且安全的资产,就是美国的长期国债。所以,硅谷银行将大部分资产都购买了美国的长期国债,期限越长,利率越高。

硅谷银行的这种资产配置,看上去似乎既安全又稳定,但是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果大量资金都配置在长期限的资产上,万一短期之内需要资金怎么办?

在硅谷银行的管理层看来,这种场景基本上不会发生,不需要为此担心。但是,随着美联储连续实施大力度的加息,很多中小企业开始感受到了资金压力,尤其是美国的通胀持续居高不下,美联储更是屡屡释放出鹰派信号,表示未来的加息还会“更快、更高、更长”。美联储的持续加息,一方面使得很多中小企业融资越来越难,同时这些企业预期未来的资金面还会越来越紧张,所以不得不从银行提取大量资金准备过冬。对于硅谷银行这样以中小企业客户为主的银行,就需要准备大量资金应对客户的资金提取要求。这个时候,硅谷银行大量配置长期限美债的做法,就开始出现问题。

在美联储持续加息的影响下,美国的国债价格随之下跌,长期限国债价格下跌的幅度更是高过短期,出现了价格倒挂。对于硅谷银行而言,持有的长期限国债如果不需要提前变现,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其实没什么影响,但是一旦需要提前变现,美国国债的价格波动就会导致实实在在的亏损。

由于客户短期之内的资金需求量极大,硅谷银行需要快速筹集资金,便不得不以跳楼价出售手上的国债。按照硅谷银行3月9日发布的公告,公司以亏损18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210亿美元的证券,其中主要是美国国债,并且同时计划筹集22.5亿美元的资金。这份公告引发了投资者和储户的巨大恐慌,更多的储户开始加速提取资金,硅谷银行的股价暴跌60%多,一天之后,硅谷银行宣布倒闭,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予以接管。

硅谷银行破产之后,公司的几名高管被投资者提起集体诉讼,理由是他们隐瞒了“利率上升将使硅谷银行特别容易受到挤兑影响”这一事实。当然,硅谷银行发生挤兑的可能性,到底是高管事前刻意隐瞒,还是根本没有意识到,将是一大悬案。

在这一轮银行倒闭风暴中,美联储等金融监管者的责任在于,对于持续加息可能给市场带来怎样的冲击,对其复杂性估计不足,而对于金融机构在加息周期中的资产质量恶化,也没有足够有效的监测工具和手段。直到硅谷银行破产之后,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才紧急打补丁,宣布保障储户的资金安全等,最终也是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去年3月份,美联储以25个基点的加息力度,拉开本轮加息周期的帷幕。在这次加息之前,美国通胀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但是美联储坚持认为通胀只是短期现象,所以加息的时间和力度都不及市场预期。随着美国后来的通胀持续失控,美联储的鸽派做法引发巨大批评,美联储不得不迅速转向鹰派,持续以75个基点的超强力度加息,给市场带来了全面影响。

美联储主要有两大核心职能,一是对抗通胀,二是关注就业。由于美国这一轮通胀的韧性超出预期,去年下半年以来,美联储持续加息的力度堪比上世纪80年代的超级加息周期。当美联储将全部精力放在对抗通胀的时候,忽略了加息对其他领域带来的冲击,比如银行业。

在传统观念看来,银行一直是受益于加息的,因为在加息过程中,银行通常会将贷款利率最大化,但不会将存款利率同步提升,这就会使得银行息差提高,银行利润得以增加,所以银行往往是加息的大赢家。

但像硅谷银行这样,因为资产过多配置在长期限国债上,加息带来对短期资金的需求,导致硅谷银行无法应对挤兑危机,这种溢出影响不仅超出了硅谷银行管理层的想象,连美联储等监管机构也没有预料到这种情况的发生。而当硅谷银行的资产质量随着加息而恶化,整个过程没有任何监测系统发出预警。当硅谷银行的危机浮出水面之后,穆迪迅速下调了硅谷银行的评级,但在投资者看来,显然为时已晚,如果有任何第三方能够提前对硅谷银行的危机发出警告,或许就可以避免这一轮银行挤兑和倒闭风暴。

对于金融监管机构而言,如果总是在事后被动应对,而不能做到未雨绸缪,那么,面对纷繁复杂的金融系统,也就很难避免下一次危机的到来。 银行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