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来信(1231)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周末回老家参加舅妈的六十大寿,家里的亲戚基本都到场了,酒席上作为村支书的姨夫借着敬酒的契机,笑容满面、语气谦卑地请求舅舅把养鸡场重新开起来,此话一出,大家一片沉默,幸好表哥岔开了话题,毕竟一年前是姨夫带着命令和请求让舅舅把养鸡场关停的。
舅舅的养鸡场已经有十几年了,从一开始的一间养鸡室到后来有六间房的养鸡场,都以蛋鸡为主。这么多年养殖下来,经历过禽流感的暴损,也有过蒸蒸日上的好日子,靠着这个养鸡场,舅舅很早就给表哥在镇上以全款买了一套房。最近几年,虽没有大赚多少钱,但收益也好过种地。然而一年前,身为村支书的姨夫天天到舅舅家,软磨硬泡,让舅舅关了养鸡场,说很多人投诉鸡场污染环境,希望舅舅支持他的工作,把鸡场关了。历经一个月的沟通,最终舅舅妥协了,把那批鸡低价处理后,卖掉设备就关闭了养鸡场。养鸡场关了之后,大部分时间是闲置的,偶尔会被周围的厂子借着做一段时间库房,存放货物。十几年的心血付诸东流,在舅舅心里确实是个痛,他之所以同意关闭,主要有三点:一是支持姨夫的工作;二是那阵子他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医生说以后要少干点体力活;三是养鸡场确实存在污染。
养鸡场的污染主要是鸡粪的排放和臭味,早些年只有一间鸡室的时候,村子里很多人还种地,是不存在污染这个问题的。那时鸡粪是香饽饽,邻居们都带着自己的瓜果蔬菜上门预约。最鼎盛的时候,隔壁村的种植大户都开着拖拉机来拉鸡粪,按车来算钱。后来随着养鸡场的规模越来越大,鸡粪的产量也随之增大,那段时间光卖鸡粪舅舅就赚了不少钱。但这几年,好多之前种地的村民都不种地了,田地都租出去了或者被村里征用了,加上化肥盛行,鸡粪送都送不出去了,只能被排放在鸡场附近的田沟里,长此以往,臭飘百里,成了附近村民的厌恶对象。舅舅也考虑过解决,但后来打听到要投入几十万买设备就放弃了,关闭鸡场那阵子,他虽心有不甘,但后来想通了,觉得也是一种解脱。
如今,姨夫突然在酒席上请求舅舅把养鸡场重新开起来,是因为今年开始村里大搞振兴发展,倘若舅舅的养鸡场重新开起来也算一个项目成果,但这个提议被舅舅果断拒绝了。年纪大了,太累了,关停了一年,之前的那些鸡苗、饲料等供应资源,以及鸡蛋的销售渠道都断了,丢了的生意再捡起来,哪有那么容易。舅舅现在除了和舅妈一起帮表哥在镇上接送孙子上下学,偶尔还会去附近的厂里兼职做保安,这样的生活他已经适应了。
(读者 王露露)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