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1230)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班费

前些年,单位掀起了一阵读MBA热。受其影响,我也报考了,最终于2021年顺利上岸,就读于省城的邮电大学。一同入学的,还有同事颖和媛。

开学伊始,有同学便自发组建了微信群。全班共72人,其中一半是外省学生,本市的只占三分之一。因为疫情,刚开始一直采取线上授课,只在线下组织开展过两次活动,由于多半外地同学没能到校参加,许多同学至今未曾谋面。

根据学校安排,班里成立了班委,分别设置了班长、副班长、学委,负责管理班级日常事务以及和学院老师的对接沟通。

2022年初,班里响应学校号召,组织了一场同学聚会活动,地址选在省城近郊某户外营地,甚至邀请了院系领导出席,气氛很热烈。活动前,群里就发过通知,一切费用由学校承担。那次活动我因故未能参加,同事颖参加完回来告诉我,说班长通知她交班费,1人200元,她已经交过了。我当时还纳闷,怎么没见群里有交费通知?后来事情一忙,就没把这茬儿放在心上。

去年6月,随着本市疫情形势趋缓,班里又组织了一次线下活动,到本地几家知名企业参观走访,活动安排及费用仍由学校承担,这次我全程参加。午饭间隙,班长特意过来跟我耳语了几句,大意是提醒我交班费。

活动结束,我问了同事媛,她却没听说要交班费。不放心之下,我又翻了群消息,也没见有关班费的任何通知,这又让我添了一层疑惑:既然这几次活动都是以学校名义进行,费用也由学校承担,那班费一事从何而来?即便要收,在群里通知岂不更合适?又何故私下对部分同学开这个口?思虑再三,我选择看看再说。

11月,班级群里有人招呼着聚餐,发起了活动报名接龙,那次我和同事都没能去。当晚10点多,有同学在群里发了照片,十几人围坐一桌,各人面前一个小火锅,比画着手势,脸上笑容洋溢。

转眼到了2023年,随着疫情政策放开,新学期开始后,学校通知线下授课。第一个周末,40多个同学汇聚一堂,参加了入学以来的第一次线下课。

周六上午课间休息,班长站了出来,口头通知让大家交班费。到了晚上,副班长在微信群里撂下一句:“请还未交班费的同学抓紧时间交费了,每人200元。”

事已至此,我不好再计较班费的合理与否,翻出副班长的微信把钱转了过去。

周日上午,又是课间休息,副班长先在群里发了班费收缴情况表,表中列明了未缴费的同学姓名,随后又简要公布了班费收缴数额和使用情况,大意是已收到班费1万元出头,已使用3000多元,其中包括年前同学聚餐花去1900元、年前给老师送礼品花掉1000元以及本次上课期间购买饮料、水果、零食的200元。一席话说完,教室里一片寂静。见状,副班长自顾自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午饭时间,同事媛招呼我和颖去外面吃火锅。席间说起班费的事,媛忍不住爆了粗口:“去年底,那帮人吃饭也用班费结算,这算什么事?交班费不是让少数人吃吃喝喝的呀!这钱交得真让人窝火。”“也不想想那些外地同学怎么看?一次都没来过学校,也没见过面,倒稀里糊涂地花了钱,这不成了班委的提款机?”同事颖也愤愤不平。一顿饭的工夫,三人有一半时间在吐槽班委和班费。

(读者 张云洁)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