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鹅哲学史》的取舍
作者:薛巍判断一部西方哲学史的水准,可以先看它如何评述苏格拉底之死、康德的三大批判。牛津大学特约研究员A.C.格雷林在《企鹅哲学史》里说:“西方哲学史中最伟大的三个人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康德。他们出类拔萃的根源在于智识的力量、对复杂问题中深邃部分的介入以及他们广泛的贡献。他们每一位都创造出了用来探究形而上学、认识论以及伦理学基本问题的新的概念与词汇……”
这个论断不会引发很大的争议,但可以继续问,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谁更伟大?斯宾诺莎、黑格尔、叔本华、尼采,或者海德格尔、萨特、维特根斯坦能不能跟康德比肩?柏拉图提出了关于知识的回忆理论,区分了意见和知识(一个意见或许是对的,但可能只是碰巧,被充分证成的意见才是知识);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提出了四因说、德性伦理;康德提出了给知性划界、道德的绝对律令;黑格尔分析了主人和奴隶的关系,认为与现实的疏离会导向苦恼意识或异化的精神,提出了正反合的辩证法;叔本华建立了他的意志论哲学,并“第一次对性做了严肃的哲学讨论,他有关性欲具有力量和毁灭性的观点影响了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的任务是治疗性的,要去证明哲学问题源于对语言的误用从而消解它们。
格雷林说:“哲学就是在充满疑惑、困难、晦涩和未知的各个生活和思想领域,努力去把事情弄明白,获得理解和洞察。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各项事业中,哲学都处于最前沿。”心灵哲学可以说是哲学的最前沿,对此格雷林的介绍简略但生动,提到约翰·塞尔的中文房间论证、托马斯·内格尔的著名论文《成为一只蝙蝠是怎样的?》,而且提到戴维·查尔莫斯如何反驳物理主义:他设定了一个完全由僵尸组成的世界,如果它在形而上学上是可能的,那么物理主义就是错误的,因为它完全把人类描述成了僵尸。
英国哲学家简·奥格莱迪说:“写哲学史就像打扫房间,吃力不讨好,不管你打扫得多干净,别人评论的都是你没扫掉的尘土。而什么算尘土很清楚,什么算哲学本身就是一个哲学问题。”格雷林认为,哲学史主要介绍学院(academic)哲学,它不同于观念史,所以很多大名鼎鼎的思想家在他这里都落选了:柏格森生前享有盛誉但没有太多哲学影响力,卡尔·雅斯贝尔斯对精神病学具有突出贡献,哈贝马斯的贡献属于社会学领域,马尔库塞、阿多诺、阿伦特、福柯、本雅明、拉康主要对社会学、政治学、社会与批判理论、观念史感兴趣。
在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伦理学之外,格雷林还介绍了政治哲学:“政治学关心政党、制度、公民身份、权力体系、资源分配,政治哲学关心权威、正义等基本概念。政治学是描述性的、经验性的,政治哲学是思辨的、批判的。”罗尔斯对政治哲学做出了永久性的贡献,他认为自由与平等之间存在明显的不一致。自由会导致不平等,因为人们彼此之间在起点、天赋、能力、运气方面的差异很快就会带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但他也相信,一个公正的社会既可以保证个人层面的自由,又能让人们在适切的方面彼此平等。
格雷林给了女性主义哲学显著的地位,它“开始成为一切有关未来的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主义政治理论是哲学在20世纪后期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女性主义哲学让人们意识到,“目前几乎所有关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区分都损害着女性的自主权与机会平等”,比如对工作时间的要求导致一些女性只能找到兼职或低薪工作。
格雷林重新估价了一些哲学家的地位,对一些看上去确切无疑的哲学观提出了新的阐释。比如赫拉克利特说“你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他的意思是说,一切皆流动,还是事物只有通过变化才能保持同一?按照后一种理解,河流的流动不仅没有破坏河的延续性,而且实际上是其延续的基础。
书中的注释都很有趣,他说奥古斯丁颇为幽默,有人问在创造世界之前上帝在做什么,他说,他不会回答说:“在为提出问题的人准备地狱。”“根据德里达自己的原则(不存在真理),他的观点究竟是什么是无法说清楚的。如果他是正确的,那么有关这一理论的40本书中可能有39本(甚或40本)都是多余的。”
格雷林还讲了很多哲学家的八卦,并为此做了一点辩护:“谈些题外话是恰如其分的。海德格尔的私人生活与政治生活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这是因为一些人认为它不仅仅具有新闻价值(关于如果知道作家的生平是否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这些人认同圣伯夫而反对普鲁斯特)。”所以他介绍说,海德格尔在1915年作为一名哲学系讲师在弗莱堡大学任教,并很快与他的一位学生艾尔弗丽德·佩特里结婚。他们有两个儿子,海德格尔在1923年前往马堡大学后,跟他的学生阿伦特有过广为人知的暧昧关系,他还与另一位学生伊丽莎白·布洛赫曼在长达几十年时间里保持着暧昧关系。布洛赫曼是海德格尔妻子的朋友。海德格尔的妻子也与他人保持着暧昧。
另一位比较风流的哲学家是罗素,康德则是终身未娶。“中国有句俗谚:兰畏莺啼,菊傲秋霜(兰花在春天开,莺鸟啼鸣则预示着中国北方夏天开始,花期将尽,但菊花会一直开着)。以此来说,康德无疑是秋菊,他大器晚成,直到46岁才得到一份有薪水的学术职位。他出名后,像王室成员一样,每天在书房门前现身片刻,向访客们挥手致意。”
休谟因为高强度且高难度的研究活动,一度精神崩溃。他在法国疗养了三年。他的书出版后,没收到什么反响,他极其失望,甚至匿名给自己写了一篇书评。叔本华看上去“是一个表情冷峻的老人,几束白发支棱起来,好像从他本来已然光秃的脑后伸出的兔子耳朵。这掩盖了他著作中无所不在的幽默、洞见及同情”。
罗素说哲学的任务是“教导人们在不能确定时该怎样生活下去而又不致为犹疑所困扰”。但也可能越读哲学越困惑,海德格尔的婚姻观靠谱吗?休谟精神崩溃还能恢复是靠运气还是智识?叔本华真的很有同情心吗?哲学的河流也将一直流动下去。 企鹅哲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