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来信(1224)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前年夏天,赵姐的闺女小荷考上了当地的大学。开学前的暑假,赵姐想给小荷把牙齿矫正一下。经人介绍,母女俩来到一家私人口腔诊所。仔细查看牙齿后,大夫给小荷做了矫正治疗,而且制定了一套长达两年的矫正方案,矫正完成后,全部费用加起来接近3万元,赵姐按照诊所要求分期先交了两万。这之后,根据矫正方案,小荷每两个月到诊所复诊一次,每次都从大夫那里领两个月够用的牙套。每次复诊,大夫都说小荷牙齿移动挺好,回家继续戴牙套就行。
事情在去年8月份开始不对劲了:赵姐在给小荷预约复诊时,诊所前台总说大夫们在培训,目前店里没有人。但对于小荷的情况,前台似乎又了如指掌。前台告诉赵姐,大夫临走前交代了每个病人的情况,小荷属于自行矫正特别好的,回家继续戴牙套就行了。于是,从去年8月开始,每次的复诊成了领牙套,好在小荷的牙齿确实越来越整齐,赵姐对诊所虽有疑虑,却也没太在意。
去年年底,当赵姐帮小荷预约复诊时,电话中得知诊所已经换了名字,前台的小姑娘也换人了。新前台告诉赵姐,从前给小荷矫正的大夫回来了,还在这里上班,可以让孩子过来看看矫正情况。赵姐带着小荷来到诊所,这才发现诊所除了换了招牌,其他变化并不大。大夫还是从前的大夫,看过小荷的牙齿后,他建议小荷调整矫正方案,而且说了一堆理由。调整矫正方案,赵姐觉得没啥问题,让赵姐不满的是,大夫让赵姐重新去核对矫正费用,多退少补。诊所的工作人员核算后告知赵姐,孩子的矫正费用一共2万元。赵姐说,我们已经交过一次钱了,按照之前的矫正方案,只有几千块钱的费用没结算。没想到工作人员说,诊所换老板了,赵姐之前交的那些钱都给了以前的老板,没收半分钱。随后还指指墙上挂的营业执照:“我们是11月份刚成立的诊所,和之前的诊所没啥关系。”
赵姐联系之前的诊所老板,老板说会帮着协调,让赵姐等电话,结果赵姐等来等去,等来的却是前老板的失联。赵姐找到当地卫生局,希望卫生局出面干预。卫生局给出的答复是:“诊所换了老板,原来老板不干这行了,我们对她也就没有了监管权力。”
就在赵姐投诉无门时,小荷的牙齿开始出现疼痛症状。赵姐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看了看,大夫说,孩子的牙根骨已经露出来,而且前下牙骨开窗,需要手术治疗,可能还要植骨。
赵姐挺后悔,后悔不该听信别人带孩子到小诊所看牙。她决定了,等孩子手术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之前的诊所退还矫正费用、承担手术费。
(读者 小罗)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