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要刊速览(1224)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者和十几家实验室花了数十年,建立了大型人类代谢数据库。他们收集了从出生仅8天的婴儿到90多岁的男女在内的6400多人的数据。研究发现,新陈代谢在整个童年时期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在青春期缓慢减速,在20岁左右达到成人水平。20岁到60岁的中年,新陈代谢始终稳定,直到60岁,新陈代谢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科学研究已经可以延长老鼠的寿命,但是在老鼠身上有显著效果的实验性药物仍没有一款上市。细胞衰老、炎症、新陈代谢的破坏等因素是如何相互影响的,目前,科学家还没有达成共识。但研究员根据美国12万人10年来的数据发现,好的饮食习惯、定期锻炼、保持健康体重、不抽烟、不酗酒可以使人们的预期寿命延长至少10年。
蓝鲸一直是有史以来已知的最大生物,而新的化石发现表明,2亿年前的掠食性海洋爬行动物鱼龙的体形可能比蓝鲸更大。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了英国已知最大的完整鱼龙骨骼。经检测,骨骼96厘米长,是鱼龙下颌骨,大约有2亿多年的历史。这只鱼龙生活在三叠纪末期,按比例计算,估计身长20~25米。
2022年前8个月,美国电网遭受了十多年来最多的破坏,共107次。近期在华盛顿州的破坏行为导致大约1.4万人在圣诞节当天断电。《新闻周刊》获得的文件显示,这类攻击大多与“加速主义”、极右翼和新纳粹意识形态有关,他们将电网视为国家的薄弱环节,而数十万英里的高压电线和数万个输电变电站构成的电网几乎无法被完全监管。
中国宣布于1月8日对外开放边境。《经济学人》预测随着中国市场对大宗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全球经济活动将大幅反弹,中国的重新开放将是2023年最大的经济事件。经济学家预估,2024年前三个月的GDP可能比2023年的第一季度高出十分之一。但部分地区也可能面对更高的通胀或利率,影响以石油、天然气为首的大宗商品进出口贸易。 环球要刊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