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杂也有高光时刻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何小琼
打杂,顾名思义,就是干杂活,做杂事。
早年我在一个彩印公司工作,那时彩票业正红火,一卡车一卡车打包好的彩票源源不断运往各地,据说还供不应求,但对我来说却是完全陌生的领域。
同事都能快速数整版彩票,挑选出不合格的产品,行云流水地捆扎裁切好彩票装箱。当我笨手笨脚地掺和进来时,组长静静地看我学了半天,丢给一句:“先打杂吧,哪里需要去哪里。”我成了一块砖,随意搬。而跟我一起应聘的有10个人,当场就走了5个。有人嘀咕,打杂的,谁干?
最初,打杂让我手忙脚乱,因为谁都能呼唤我。这边要我帮忙扛一大版彩票,那边让我帮忙装箱,远处还有伸直着脖子嚷的:“过来,这儿满了,快拉走。”甚至连订商场广告的姐姐也端坐着,喊我递一瓶水来……
我有韧性,从不反驳,尽量手脚勤快,做什么尽力做到最好。“不懂可以学,谁天生就会做一件事?嘴巴要甜,手脚麻利了,才能学会东西。”这是母亲教我的。
两个月后,情况就有了反转。虽然我四处打杂,但一有空我就虚心求教,认真上手,做不对就重新开始。慢慢地,我不仅能迅速挑选坏纸,打包装箱一气呵成,还能够轻松自如地折页,一根竹条,上下翻飞,两折、三折,甚至最复杂的四折我都是做得最平整的,同事看得目瞪口呆。
打杂,没有打击我的内心,反而让我翻盘。不到半年,我就成了单位里的香馍馍,领导非常信任我,委派了很多重要工作。多年后,朋友问我以前做什么工作,我都会说,打杂的。
后来,我转行写作。去年冬天,我到朋友的杂志社谈一篇稿子的事宜,看到几个新人在忙碌,他们就像我当初那样,任凭端坐的编辑呼唤驱使,几乎是小跑着做事。我透过玻璃凝视外面,仿佛看见了当年的自己。
“在想什么,还好外面看不到这里,不然你这样吓到人。”朋友笑着说。我赶紧回神,跟他谈论稿子。片刻,一位身材挺直、笑容腼腆的男孩端着茶杯进来了。摆上桌子的是一杯香气袅袅的红茶,我面前则是一杯冒着热气的白开水。我有些诧异,我并没有说要白开水。朋友抬眼看着略显拘束的男孩说:“你自作主张?”男孩明显有些手足无措,却马上淡定下来:“昨天我来拿文件时,听您说约了客人在这个时段,并且说到不喝茶之类的,所以……”我恍然,暗暗称赞他细心。
我和朋友对视一眼,他目光也有赞许。我说:“不错啊,新人打杂,能够眼观八方,做事妥帖。”“是的,我也留意到他了,做事稳当,虚心好学。打杂是最能考验人的。别的几个沉不住气,手头的事情做不好,一心想上手编辑文章,但我留心看了,没几个能写好的。”朋友喝着茶叹气说道。
后来我上杂志社,都是男孩招待,谈论的事情多,中午点餐也由男孩安排。他知道我减肥,每次帮我点二两饭,青菜至少有小半盘,肉类是牛肉、鸡肉,不然是鸭肉,从来不会要肥腻的。我再次感受到他为人处事的细心。
不久后,男孩开始在朋友的授意下接触文章编辑工作。朋友提议我给予男孩适当的指点,我欣然答应,男孩欣喜异常,并询问我如何收费,我笑着不答。
今年初春,男孩兴奋地告诉我,他已经独立做编辑工作了,这个月不但编辑了个优质的大稿,自己也写了一篇,主编还夸奖了他。隔着屏幕我都能感觉到他的兴奋。如今,男孩已经成为朋友的左膀右臂。
打杂,打出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许多人不懂,以为自己最好可以一飞冲天,却不知道,机会就在身边。 打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