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牙膏归入化妆品
作者:邢海洋不知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感受,每次去买牙膏,都会陷入选择焦虑症。货架上品种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摸不着头脑,而围着牙膏展架,促销人员也挤得通道水泄不通,正当你不知如何选择的时候,就会有如同药房里的导购一样的促销员向你介绍产品。每天两次,简简单单的刷牙,怎么也变得这么卷了?
这种现象当然不是一天内形成的,也不是这一两年内出现的。但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是该条例30年来第一次修订,牙膏被纳入化妆品。牙膏入口,却不进入食道,不必按照食品安全的要求管理,却有必要严格监管,纳入化妆品似乎是最合适的选择。殊不知,化妆品的定价和日用品是完全不同的逻辑,销售方式也是不同的。
如今,百元一管的牙膏已不鲜见,超市和便利店货架上,9.9元以下的牙膏几乎绝迹,那些主流的品牌,诸如黑人、佳洁士、冷酸灵,单支售价多在15元以上,有的更是超过了40元。整体看,15~40元的牙膏占据了货架的大部分位置。
牙膏为什么贵,看到那些高档牙膏的功效似乎就能明白了。有的宣传自己拥有独特的牙釉质修复科技,28天生成牙釉质同类矿物质,有的宣称含有数百万酵素和生物酶,分解牙齿上食物残渣以保护牙釉质,有的宣传可以防护牙周,袪黄祛渍健齿护龈。各种生化高科技不一而足,有了高科技的加持,牙膏的价格也真是物超所值。
这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健康越来越重视,口腔护理产品不断细化使得口腔护理市场迎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早从原有的牙膏、牙刷扩展到漱口水、口腔喷雾、冲牙器等多个品类。而牙膏也不只满足研磨去垢的需求,逐渐加入新的功能,除了正畸整形,似乎口腔卫生的所有问题都能在日积月累中用牙膏治疗。清新口气的基础能力早成了标配,如今的牙膏开始在细分领域上深入探索,有的宣称美白,有的宣称治疗牙龈萎缩出血,还有的可以去除牙齿表面的细菌,预防龋齿。
2004年,云南白药推出了白药牙膏,开启了中药与现代日化产品的联姻之路。与普通牙膏相比,云南白药牙膏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增加了云南白药的成分。牙龈止血功能赋予了云南白药额外价值,一管云南白药牙膏动辄二三十元。2019年云南白药口腔清洁用品已经凭借16亿元的销售额跃居全国同类产品销售额第一,其毛利率连年超过令同行艳羡的60%。
不过,自从归入化妆品管理,按照《化妆品命名指南》规定:“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不允许宣传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功效”,“化妆品标签禁止标注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这意味着牙膏的名称和广告中不允许出现“治疗龋齿”“治疗牙龈出血”等带有医疗效果的字眼。但《指南》也为牙膏的宣传留有余地,如“牙膏备案人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功效评价后,可以宣称牙膏具有防龋、抑牙菌斑、抗牙本质敏感、减轻牙龈问题等功效”。至于评价牙膏的功效,国家药监局随后发布了《牙膏备案资料规范》,牙膏的功效首次被划分成了基础清洁类、防龋类、抑制牙菌斑类、抗牙本质敏感类、减轻牙龈问题类、美白类等九大类别。
或许正是在云南白药的启发下,牙膏的细分领域创新不断。当日常消费品具有了明确的医疗功效的时候,它从此也就获得了附加价值。也难怪,传统的牙膏赛道里不停地挤入新面孔,价格也一步步地抬升。 牙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