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育纠结”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林大虎

我的“生育纠结”0今年是我和先生结婚的第十年。婚后我们一直在拼事业,两个人都想等事业有成时再要小孩。时间一晃而过,34岁的我被提拔为一所国际学校的部门一把手,事业干得风生水起。常识告诉我,35岁后就是高龄产妇,我对生育的纠结也是从这时开始的。

显而易见,此时要孩子会严重影响职业生涯。我刚刚成为管理层,这个时候怀孕,就等于拱手把位置让人。自己费尽心血组建的教师团队,精心培养的学生马上就要出成绩……实在是不甘心。有前车为鉴:之所以提拔我,就是因为当时另一个部门主管突然怀孕休息,后来她的岗位被取消,部门归我管理。

我的另一个顾虑是:我管理的整个部门一共近40位老师,还没有女老师怀孕。这大概要归功于学校HR对来应聘的女教师的严格筛选,大龄已婚未育的女教师会受到“重点关注”。在我作为面试官参与的众多新教师面试中,HR对女教师必问的问题是:有没有结婚?如果结了,马上问有没有小孩?记得一位35岁左右的女老师,直接跟HR说自己没结婚没男朋友。

我老公很想有小孩,他从没给我压力,但我心里是有内疚的。我想着,既然现在不生小孩,那就好好搞事业。对事业越投入,越没时间想孩子的事。那几年,我时不时会接到猎头的电话,给我推荐岗位更高、薪水翻倍的工作机会。说不动心是骗人的,我的年龄、经验、体力都是最黄金的时候。这几年眼见自己的提升,工作已经游刃有余,我距离校长岗位就差一个机会,真要在这个时候停下脚步吗?

在这种拧巴的纠结里,我转眼37岁了。然后,疫情来了,职场也地震了。我所在的学校被当地一个教育集团收购,新集团派来的校长带来了自己的队伍,原集团聘任的管理层几乎被连根拔除,这是另一个职场宫斗的故事。对于我来说,不仅升迁无望,就连现有岗位都随时不保。跳槽呢?疫情下,岗位和预算都在大幅收缩,已经不是跳槽的好时机。老公安慰道:“休息一下吧,正好可以要个孩子。”

不久,我就被新领导一道命令调整了岗位,就等合同到期让我走人了。所幸我已按照老公的建议打定主意开始备孕,职场的打击也显得不那么令人痛苦了。在合同到期前的几个月里,我每日按时打卡上下班,白天做完工作就看书学习,整个人低调谨慎,绝不让领导抓住任何工作失误。

合同到期前,我真的怀孕了,由于先兆流产请病假在家保胎。新领导直接停发工资,断缴社保。怀孕的我没有妥协,勇敢地开始维权,终于在孩子出生前获得了应得的赔偿。生产后三个月,我边哺乳边看工作机会。曾经沧海难为水,猎头那里的岗位减少了很多,现有岗位要么降薪,要么降档,很多HR一听我的孩子还这么小,就没有了下文。

如今的我,依然没有去工作。坦白讲,对女性的“生育惩罚”确实存在,但我并不想把自己的困境归因到它身上。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在忙碌中感到充实与快乐,这是不同于工作带来的另一种价值感。我逐渐明白:经营好家庭,何尝不是人生中一种重要的成功呢。

我对生育的纠结似乎都变成了现实,但我的内心也终于与生育和解了。不经历这一切,就无法感受到新生命带来的另一种特别的体验。命运给的一盒巧克力,我们只有勇敢尝一尝才能知道滋味。 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