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来信(1217)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侄媳妇怀孕第三个月,家里就请月嫂问题展开了大讨论。我哥嫂支持请平价月嫂,每月薪酬6000元左右。侄媳妇娘家不同意,认为太“潦草”,必须请金牌月嫂。
侄媳妇是“拆二代”,娘家有好几套房子,一个月租金就能收不少。幸亏侄儿大伟在一家大公司当部门经理,薪水是他媳妇的3倍,这才达成了战略平衡。争论来、争论去,哥嫂担心亲家说他们抠门,委屈了儿媳。咬咬牙,同意了请金牌月嫂。最后签了一位,月薪1.6万元,只负责照顾母婴。不负责清洁卫生,其他人的饭菜也不归她做。于是侄媳妇生完孩子后,大嫂得天天去报到,承担月嫂不负责的那部分家务。
一晃侄媳妇生了,比预产期提前了10天。金牌月嫂的档期排得满满的,没法提前上岗,于是所在公司派来一个顶班月嫂,6000元一个月。
顶班月嫂姓陈,48岁了,高中学历,一口本地味的普通话。大嫂听着觉得耳朵痒,让她就说方言。大伟两口子管她叫“陈嫂”,大嫂比她年长12岁,便叫她“小陈”。
干了一星期后,大嫂对小陈赞不绝口。小陈很勤快,不怕吃亏,常常扩大服务范围。“赠送”了室内保洁,还顺带做了大嫂母子的饭菜。那阵子遇上小区封闭管理,大嫂回不了家,于是和小陈交流甚多。大嫂知道她是下岗职工,备感亲切。大嫂退休前也下岗多年,先后打过几份工,知道大龄女性谋生不易。两人有共同语言,相谈甚欢。
“我这样的低级护工,常常歇好些天才有一单‘生意’。您看能不能跟我们公司说说,就让我干完接下来的3个月?”离顶班期结束还剩一天,小陈突然对大嫂说。大嫂自然很乐意,征求大伟夫妇的意见,小两口觉得陈嫂很有亲和力,也愿意让她继续干下去。
然而公司不同意,6000元的换1.6万元的,公司损失不小。大嫂没办法,如果强行留下小陈,就得付给公司一笔违约金。小陈知道留不住了,最后一天依然兢兢业业。临走时,还做了几个拿手菜,给大嫂、大伟吃。
金牌月嫂来了,30岁,本科毕业,有好几张专业证书……平心而论,“金牌”的服务更专业。做的营养餐,大嫂都没见过。然而年龄、学历差距大,她和大嫂聊不大来。好在大嫂得自己买菜做饭打扫卫生了,也没前些天那么清闲。
“小陈做得这么好,却闲在家里……”闲时大嫂常念叨小陈。大嫂是我们家的社交担当,手机上一堆微信群,老年大学、广场舞、狗主群……她在每个群里都竭力推荐“平价月嫂”小陈,并以人格担保聘用小陈肯定物超所值。这么吆喝了一个多星期,居然将小陈推销出去了。老年大学一位同学,让小陈去给孙媳妇当月嫂。
是金子总会发光,小陈算不上“金子”,但即便一块铜或者铁,只要有价值,也绝不会被遗弃。小陈的工作机会,是她自己争取来的。
(读者 阿紫)同学的爸爸是老赖
上大班的儿子放学回来问我,爸爸,什么是老赖,学校里有好几个小朋友说新来的小朋友的爸爸是老赖。这一下子把我给问住了,我跟儿子说,有一些大人和小孩一样会犯错误,有的会改正,有的人不改正……我含糊其辞编不下去了,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和他具体解释,一边说着一边递给他一包游戏卡,他激动地接过去,不再追问我到底什么是老赖。
小孩子们谈论这个话题,应该是在家里听大人谈及了。事情发生在前一天晚上班级群里,有一位家长说另一位家长是老赖不还钱,并把那位欠钱家长的照片发到群里,两个人在群里一来一去发生了一些争执。虽然后来被群主给踢出群了,但是整个班上的家长都知道了这件事,热衷八卦的妻子后来打听到了更多内容。
原来新同学刚转学过来没多久,被拖欠工资的家长有一天接孩子放学时,看到儿子同学的爸爸正是拖欠了自己两个月工资的前老板。两年前,这位家长在本市食品城里的一家个体贸易公司找了一份送货的工作,公司其实就是写字楼里的两间办公室,员工6个人,货通过物流运到园区,然后他再用板车送给订货的商户,工作内容不复杂,就是费时费力,体力活辛苦钱。做了半年,只发了4个月的工资,最后两个月还有近8000元一直拖着没发,他去公司找老板要钱,发现老板早已跑路了,找不到他的家庭住址。一开始老板还会回信息,说等有了钱就发,后来直接把他拉黑了,信息不回,电话也不接。被拖欠工资的家长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效果,后来又遇上疫情封控在家,他没有精力去讨薪了,想想算了,自认倒霉,默默地将这件事埋在心里,只是偶尔手头用钱紧张的时候会想起。
但无巧不成书,他前天正好休息半天,接孩子放学排队时,看到前面排着队的人很眼熟,想了一会儿才记起来那个人正是欠自己工资的前老板,他主动喊了下那个老板,老板回头看了半天没认出他。被欠薪的爸爸没好意思当着那么多家长把事情说出来,就说自己是之前给他送过货的,前老板应该是认出来了,回应了声,接完孩子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被欠薪的爸爸以为老板会改过自新把工资转给自己,但是等了一天也没有任何消息,他咽不下去这口气,最终有了班级群讨薪的那一幕,我想这也是无奈之举,8000元对他而言真的是一笔很大的资金。或许是舆论的压力,过了两天,被欠薪的爸爸收到前老板通过老师转交的工资,也算是一个好的结局了。
过了差不多一个礼拜,有一天儿子回家跟我说那个新转学过来的同学又转学去别的地方了,我听后唏嘘不已。这真的是家长的错误由孩子买单,苦了孩子了。
(读者 王露露)小区里的枯树
我所住的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算得上是个老小区了,小区里的树木高大挺拔,曾经是小区里的一道景观。但近几年来,小区里的树木也像小区和人一样慢慢老去,每年都有一些树木枯萎直至慢慢死去,死树的皮渐次脱落,树干和枝杈在风霜雪雨和日晒夜露中已经腐朽,摇摇欲坠,不知哪一天会突然折断掉落。每当从树下走过,都是提心吊胆,生怕被砸中。
今年3月,小区里活着的树长出了碧绿的嫩叶,枯死的树大煞风景,特别是已经成了居民安全的隐患。鉴于所在城市曾经有树枝在大雨中折断砸伤行人的事故,我找到小区物管主任,请他把一些枯死的树木处理掉。物管主任却向我大倒苦水:“哪有你说的这么容易啊。小区枯树烂枝的问题我们早就注意到了,但是小区物业是不能随便处置的。我们要打正式报告给社区,然后由社区报街道,再由街道报所在区绿化委员会,区绿化委员会现场勘察同意后才可以处置,否则就是违法。轻则罚款,重则刑法处置。”没想到处置小区里枯树是这样的程序,也不能为难物管主任,只是催促他尽快处置这些枯树。然而,始终没有动静。今年8月,深夜的一场雷雨大风,一棵枯树碗口粗的树枝折断后砸在我所住楼栋4楼的阳台上,好在发生在深夜,没有对小区居民造成伤害。再次找到物管主任,物管主任无可奈何地说:“区绿委会很忙,还没来得及到现场察看,还在走程序。”对已经折断的枯枝,物管主任用手机从不同的角度,反复拍照。在请人清理枯枝时还用手机进行了完整录像。物管主任告诉我:“保存照片和录像,就是以备区绿委会检查,防止被他们处罚。”
又到年底了,小区里的枯树仍然树立在寒风中,何时能够清理呢?我认为,给小区里的树木立规矩,不能随心所欲地乱砍滥伐,这是对的,砍伐树木需要报批也是对的。但是,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大事,真发生了问题怎么办?
(读者 陈银健)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