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怕冷怎么办?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西然
上海已经入秋一个多月了,我儿子在家还要开空调。有人认为小孩子爱活动,所以不怕冷。其实孩子身体代谢率高,所以产生的热量也比成年人多,但12岁以下的孩子,身体表面的大小跟他们的体重之比也很高,所以降温也更快,而且他们身体调节体温的系统也不够发达,防寒的脂肪层也更少,所以孩子还是要注意保暖。孩子头部的面积占身体表面积更高,通过头部失去的热量也就更多,所以帽子对孩子来说很重要。戴不住帽子的话,就头发留长一点。
我们都有一个正常的体温范围。美国物理学家吉诺·塞格雷在《迷人的温度》一书中说,在100华氏度(约37.8摄氏度)左右,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是最有效的。环境约21摄氏度时让我们感到舒适,因为这个温差下的热损失率恰到好处:再冷一点,热量就会散发过快;再热一点,就会有太多热量淤积。不同的脏器之间,温度也有差异,其高低取决于新陈代谢和血液的流动。古人认为我们身上最热的部位是心脏,尤其是那些“热血型”的人。但真实的情况是,不那么热血的肝脏反倒是最热的。
天冷的时候,穿衣服不能只讲厚,多穿几层、穿长的是对的。“在酷寒的气候中穿衣,关键是要记得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这一点看看双层玻璃的隔热效果就明白了。但如果空气流动,形成了风,情况就又不同了。要是没有抵御的方法,风就会不断带走你身体周围的温暖气层。多穿几件衣服,或者穿上一件带绒毛的干燥外衣,就能形成不受干扰的保温层。”
在德国,有人问可不可以烧马粪来取暖(在芬兰,三匹马可以给一户人家供暖、照明)。我国的牧民会烧羊粪取暖,但作家李娟说羊粪火力弱,熄得也快。有条件的话,可以自己去捡木材或砍木头。《纽约时报》采访的伐木工作者说,橡树之类的硬木比松木等软木释放的温度更高,也能烧得更久。伐木时,最好是两三个人一起去,要穿长裤、靴子,戴护耳和头盔。启动电锯前,要检查一下有没有可能会掉下来的大的树干——护林人称它们为“寡妇制造者”。不要在刮风的时候伐树。把树木锯倒后,砍树枝时要用整个身体去挥动斧子,两腿要分开,以免砍到自己的脚。
英国人觉得,冬天最惬意的画面是,门外下着雪,自己坐在火炉旁,手里捧着书,脚边趴着狗。英国人烧木头取暖不是跟北欧人学的,而是富兰克林的主意。他希望想办法提高火的温度,同时减少房间里飘荡的烟雾,最后他发明了一种炉子,一个带烟囱的金属盒子。现在一个炉子的价钱在200英镑以上,一个冬天的木材要600英镑,而且只能温暖房间的一个角落,还不够安全、卫生,湿木材的排放是干木材的五倍,所以要购买干燥的木材,存储的地方要防水。“减少打开炉门添柴的次数,可以减少吸入的颗粒。”所以要感激那些给你添柴的人,以及冒着生命危险为你砍柴的人。 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