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对足球队主帅越来越缺乏耐心吗?

作者:张斌

英国人对足球队主帅越来越缺乏耐心吗?0《经济学人》杂志近日在评论英国政坛短期内频繁震荡时用了一个自造词的标题——《欢迎来到Britaly》,明眼人自然知道,Britaly是在暗讽英国政坛的旋转门效应已经赶上了以政府更迭频繁而著称于世的意大利了,毒蛇的《经济学人》这一遭又是稳准狠。旋即,这个生动的自造词便被借用到了英国足球的现实,在不足两个月中三位首相起起落落的同时,英超阿斯顿维拉、狼队和伯恩茅斯也在急切地寻找着下一任领航者。

英国人原本很以自己足球文化树大根深、足球大家庭心胸宽厚而自豪的,哪里像意大利人那样一不高兴就换教练。意大利名宿维亚利2006年曾与著名记者合著《意大利工作》一书,专门探讨英意两国足球文化之异同。书中统计2001~2002年至2003~2004年赛季意甲和意乙联赛所有球队三个赛季中平均聘用主教练的人数为4.7人,而同期英国联赛这一数据是2.8人。那三个赛季中,意大利两个级别联赛的降级球队通通换了主帅,而英国则仅是半数换帅。名宿和名记以此批评意大利足球“缺乏耐心,沉迷当下”,而“英国教练的工作简直像公务员一样安稳”。

一晃16年过去,意大利人旧习难改,沉迷频繁换帅以拯救球队。但是,英国人引以为傲的耐心却在慢慢消散之中,如今正当红的阿尔特塔连续执教时间在92支联赛球队中排在第13位,而他在阿森纳度过的岁月尚不足三年。如果你恰好是在今年2月23日前走马上任的,虽然连续时间不过九个月,但是在英国前四个级别职业球队主帅群在岗时间排行榜上竟然可以跻身前50位的,本赛季以来已经有四分之一球队换了主帅,数据还是有些惊心。

细心者还会发现,英国俱乐部越来越倾向于采取意大利风格的主教练体系,不再赋予主帅掌控俱乐部全盘的权利,而只是将一线队托付,投资人需要更为真切的掌控感,主教练则只为赛场现实表现负责就好。社交媒体时代,球迷群体拥有了前所未有之声量,他们的极端好恶会四下弥漫。在阿斯顿维拉作为匆匆过客的杰拉德便是个不错的例证,本赛季球队表现不够出色,场上没有足够的表现力,虽然还没有那么糟糕,但主帅终究还是会面临着用一场胜利来拯救自己工作的境遇,命悬一线,输球走人。看台上,维拉球迷齐声高唱羞辱杰拉德的歌曲,他们急于展现自己决定俱乐部命运的力量。利兹联队也是同样境遇,连遭挫败之后,球迷们在看台便齐声高喊“明早下课”,气焰嚣张。

球迷在丧失必要的耐心吗?答案好像的确如此,观察家给出的理由是,当下的球迷早已不再是古典足球时代的分享和思考方式,关于自己球队的信息和情绪以往传递和生发缓慢,可如今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则会以爆炸方式呈现。行为经济学研究者卡斯·桑斯坦和雷德·黑斯蒂在专著《智者》一书中指出,如果你组织一批对于正义性话题有着相近观点的人们进行群体讨论,往往得到的观点结论会比个人观点极端不少。以此来解释球迷不安情绪的非理性膨胀来左右主帅命运,似乎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吧。能将大佬们精心架构的欧洲超级联赛一夜之间打翻在地的球迷群体,也确实法力无边。

俱乐部悉心维护着与球迷群体的纽带关系,换帅有时不过是调试群体心绪的不得已之举,英超投资者们算是定力不错的,前三个赛季换帅数量都还在常态水平,本赛季开赛以来五家俱乐部换帅虽引起了些许不安,但是大家都已经意识到近些年来最残酷赛季已经显露血腥一面,连瓜迪奥拉都在感慨足球不易。大家各自安好,赢球是硬道理,再造球队那可是造化,阿尔特塔熬了三年才见成效,而七年的渣叔如今挣扎得格外辛苦。 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