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1211)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旧公园的新活力

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开了十多年的公园,很多邻居都说它是伴随着房地产市场崛起而来的,为了便于销售房子,当年的开发商敏锐地投入资金,将一个破败的沟壑水塘打造成了小公园。建成后的公园既有篮球乒乓球等运动设施,又有小沙滩、小火车等儿童游乐场所,也有波光粼粼的湖水,还有绿树成荫的环湖步道,吸引了很多市民来此处遛娃休闲。不论平时还是周末,都热闹得很。

同样人气旺盛的还有开发商的售楼部。开发商的系列产品就在公园周围环绕着排列,销售部放在了公园最大的出入口处,由此引来了大量的客流,房子的销路一直不错。大约七年后,公园慢慢变了,原先一块面积非常大的草坪区域早已被洋房所取代,周边的空旷区域也被代之以高楼大厦,以前的活动设施也逐渐地变旧变废了。公园早已失去了往日的景象,场所陈旧了、湖泊变脏了、廊桥破败了、游客减少了,与之相伴的是开发商在此区域的所有房子也早已售光。

很明显,公园因销售周边的房子而兴,同样因为周边的房子售罄而败。对此,周边居民有人叹息,有人指责,也有人坚持在此散步锻炼,欣赏仅有的风景。

然而,公园最近却有了新起色。国庆长假前,有施工队员在公园里焦急地施工,打破了公园长时间的沉寂。长假里,公园里引入了新项目,一个运营团队利用湖泊开发了水上划船项目,迅速让公园热闹了起来。湖面上停满了各式各样的游玩船,早已废旧的小火车临时开发成了小售票处,票价从50元到80元不等,划船时间从10分钟到30分钟不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水上划船的项目,竟然全天都要排队,有很多周边的甚至远一些的市民带着孩子来此嬉戏,而这又带动了周边小卖部、茶馆的生意,公园再次热闹起来了。

面对着肉眼可见的变化,大家议论纷纷,较为主流的观点是这两年周边旅游火热起来,有团队发现了公园里湖泊的价值,就前来承包运营,因此改变了公园的面貌。当然,也有人说是因为公园周边的很多个楼盘的人群吸引了旅游开发团队前来开发。尽管各有所异,但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水上划船项目的引入,让公园再次火热了起来,为周边群众的生活增添了生机。纵观十年,公园从盛到衰再到焕然一新,或是因为地产开发,或是因为旅游开发,不同的原因带来了不同的景象,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结果就是惠及了周边的居民。而这既应当是建设公园的初衷,也应当是改造公园的价值所在。

(读者 李利利)小区的露天无人共享设备

居住的小区被分隔成相对独立的区域,人车进出得刷门禁卡,全天都有统一制服的保安值守,开发楼盘的是国内知名地产商,物管服务还算专业和到位,陆陆续续地,药店、干洗店、理发店、小吃店、小卖铺、快递网点等也开起来了。

入住小区后,饮用水喝完了,就打电话给供水站,让送水员把桶装水送到家里。两年前,楼下小区装了一台共享售水机,24小时营业,像个双开门的500升大冰箱。打电话咨询办卡的事,觉得水质和价格还算合理,就充值了200块,一直用到今年5月。一天晚上去打水,看到水机上贴了个告示,说合作期已满,要求客户8月底之前,尽快消费完卡上的水费。看着卡上还剩余的100多块钱,算了一下用水量,期限之前肯定是用不完的,第二天打电话给物管,物管说会有另一家进场,用不完的余额可以转到这家。

一个星期后,第二家社区直饮水站的设备就安装好,花了新卡制作费20元,又充值了200块之后,第一家水费余额50多块也转到第二家的卡上。可能是没谈好,第一台水机从9月1日就停止供水了,而两台水机却一直就这样并排放置在一起,时不时还有小区住户会去第一台水机上刷卡,再看看告示和旁边的第二台水机,然后拿着空桶回家,第二天再去物管重新办水卡。本来很好的事,沿用第一家何尝不可,简单的事却需要重复折腾。

最近小区楼下又装了一台打印设备,红白相间的箱体四周,写着“打印”两个字,机体大小跟150升单门冰箱差不多,也是24小时能打印文件照片、证件照制作等。还搞了个酬宾的活动,一个月内免费打印,每天最多可打印10份,自助式操作,手机扫码上传文件,微信支付费用,打印即可完成。打印设备的大屏幕上,还不断切换出一则招聘广告,招募本机管理人员,主要负责打印机换纸、卡纸处理等日常维护工作。

一天早晨上班时,看到一位小学生从打印设备出口窗里,取出了一张“绿码”打印稿,交给了身旁挎着书包的宝爸,看着父子俩匆匆走向地下停车场的背影,我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想把家里那台使用率不高的打印机卖掉。

每天晚饭后去楼下小区散步,有时我会围着这几台机器转转,看看别人如何使用或者留意一下设备有无损坏。或许今后小区还会出现更多类似的露天、无人看守的共享设备。

(读者 火山)未上门的快递

胡姐这个十一假期过得不消停,净忙着跟快递公司打交道了。胡姐家有一套新房,硬装刚完工,网购了不少物件,可通过某快递公司邮寄的货品,几次打电话要求送货上门,快递员却一次次把快递送到了智能柜里,胡姐对此很无语。

第一次收到快递柜取件的消息提醒后,胡姐立马打电话给快递员:“我不是告诉过你们要送货上门嘛,快递柜离我们楼几百米,这么大的物件,我自己怎么扛啊!”快递员赶紧道歉,表示自己上门过,但家里没人,所以只能把东西放到快递柜了。

胡姐说:“没人就不能送货上门了?放门口不行吗?”快递员说:“那可不行,按公司规定,送货上门得你们签收才行。”胡姐觉得小伙子说得也有道理,说:“那我让我父亲在家里等着你们,中午12点到下午4点,有我们家的物件,就在这个时间段送到,行不行。”快递员爽快答应了。结果第二天中午,胡姐又收到了快递柜取件的消息提醒。

胡姐联系上快递员,问:“不是说好送到家里嘛,家里老人等着呢,你们怎么又扔快递柜了?”快递员顿了顿,说:“哎呀,你们家的快递呀,我上门送过,敲了半天门,家里没人,我这才又放到快递柜的,真不好意思。”

胡姐感觉快递员在撒谎,说:“老人下午4点前都在家里,你给从柜子里取出来送家里,行吗?如果你敲门没人应,可以先打我手机,我让老人给你开门。”

快递员连口答应。下午5点,胡姐去新房接父亲回家,问父亲快递送上门了吗。父亲说哪有什么快递。胡姐说:“人家说中午来过,敲门您没听见,又说下午再来,没来吗?”父亲答:“我耳朵好得很,听了一下午广播,就没听见什么敲门声。”

胡姐心底有点火,但不想破坏晚饭的好心情。她开车接上父亲,刚开出小区几百米,快递员的电话来了:“姐,我在你们门口呢,家里咋又没人啊。”胡姐停下车,质问快递员:“说好的下午4点前送货上门,你看看现在几点了,我们不能总在家里等你们吧。”快递员赶紧道歉:“每天要送的快递实在太多了,像您这种要求送货上门的,我们只能安排到最后,一般是晚上送。”快递员一口一个姐,胡姐也不好再说什么,最后,经胡姐同意,快递员将快递暂时放到了物业办公室——物业办公室离胡姐的楼座近一点。

第二天,胡姐和父亲将快递从物业办公室搬到了楼上,越想越生气,她打了快递公司的投诉电话。隔了半天,该快递公司片区负责人给胡姐回了电话,言辞恳切道歉的同时,也诉说了快递行业的苦衷:站点每天的快递量巨大,一个快递员平均每天要送500件快递,有时确实忙不过来,很难做到件件快递都上门。最后,经过协商,这位负责人同意,近期凡是胡姐家的快递,都会放到家门口,但很可能还是晚上才能送到,希望胡姐谅解。

(读者 小罗) 读者来信

上一篇: 手汗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