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性十年”与一个多次出现的词语

作者:宋晓军

“决定性十年”与一个多次出现的词语0当地时间10月12日,美政府终于发布了比法律规定时间晚了近一年的《国家安全战略》(NSS)非机密版全文。这份48页的报告,开篇第一段就强调了这版NSS是针对未来“决定性十年”而制定的战略,这不仅让我想到了美2023财年的国防预算至今还尚未最终敲定的现实,而且还将其与NSS里出现了51次的一个词语做了一番联想。为此我就确定了这篇专栏文章的标题。

先说一下在“决定性十年”里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即2023财年的国防预算。根据美学界通常采用的解释,NSS首先要确定美国最重要的利益及其所面临的威胁,进而确保这些利益安全必须要追求的目标,同时还要对目标进行优先排序。如果从预算的视角进一步看,好的NSS还需要将预期的优先目标与有限的预算资源紧密结合并做到相互匹配。现在看,在NSS中已经为“决定性十年”确定了一系列要优先兑现的目标,但国防预算无疑还是个变量。比如之前众院和参院军事委员会都已通过了各自的预算草案,分别比拜登政府3月底向国会提交的2023财年国防预算高出了370亿美元和450亿美元。再比如近期又有媒体传出,参院可能将在11月中期选举后,为平抑通胀把增加的数额提高到1000亿美元。而这些信息就意味着在未来的“决定性十年”里,兑现NSS提出的优先目标的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接着再说NSS中出现了51次的“盟友和伙伴”(allies and partners)。从NSS中对这个词语表述的上下文来看,其无疑对国防预算的不确定性有着补偿作用。例如在NSS开篇拜登亲自为报告撰写的前言中,就直接说了“我们将与我们的盟友和伙伴以及所有与我们有共同利益的人步调一致地合作”。同时,在NSS的“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一节里,不仅专门强调了要“通过对互操作性、联合能力发展、合作态势规划、外交/经济方针协调的投资与联盟和伙伴进行整合”,而且还十分明确地把这一表述定为了本届政府“国防战略”的基石——即“一体化威慑”的五大支柱之一。也就是说,一旦今后美国因通胀、国内债务超载等因素造成国防预算“吃紧”,美国靠“盟友和伙伴”的“补偿”(NSS中将此定义为“团结盟友和伙伴的广泛联盟”),仍可以在“决定性十年”结束前兑现NSS里提出的优先目标。

最后我想说的是,鉴于在NSS中把中国列为了美国“最重要的地缘政治挑战”,所以还必须说一下,在未来的“决定性十年”里,美是怎样设想借助“联盟和伙伴”这个外交政策应对所谓“中国挑战”的。

在NSS中专门为“中国”开设了一节,其中5次提到“盟友和伙伴”一词。我认为其中最一厢情愿的一句表述是——“尽管(美国的)盟友和伙伴对中国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们(美国)的外交政策方针和中国的自身行为,为协调政策和取得成果创造了重要和日益增长的机会”。我之所以认为这是“一厢情愿”,不是因为我知道中国是所谓“盟友和伙伴”中绝大部分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而是因为10月16日我刚在中国最高领导人宣读的“二十大报告”里听到了这样一段话——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