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来信(1207)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三年前,我的朋友小武入职了某连锁书店,虽然工资不高,福利待遇也勉强,但作为爱读书的文艺青年,小武还是很开心。
一年前,小武发了一条离职朋友圈,每一张图片都用长图做了拼贴,详细记录着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和感动瞬间。但为什么要离职呢?一问才知道,公司已经拖欠工资长达五个月,社保也将近一年没有缴纳了。长期付费上班的小武,已经耗不起了,才下决心提了离职。小武说,拖欠工资的情况很早就出现了,疫情又加剧了公司衰败的步伐。
离职后,小武回过好几次公司讨要工资,才陆续要回来了两个月的钱。入职新公司,公司告知小武前公司没断缴社保、未作减员,新公司买不了社保。小武又去找前公司缴纳社保,前公司人事表示为难。为了顺利入职,小武认栽,于是按照前公司人事的建议,由自己出钱,前公司去帮忙把拖欠的社保缴了,顺利做了减员。
小武越想越生气,他一直勤勤恳恳做事,自认为对得起这份工作。其他被拖欠工资的离职同事找媒体曝光,小武念着公司的好,也没张扬,到头来工资拿不回来,还要自己交社保,于是他到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仲裁需提交公司的相关信息,小武一问才知道,与自己同一个部门的七八个同事,居然签约了四五个不同的公司,法人都不是公司的老板。上网一查,小武签约的是一个20来人的小公司,已经有很多失信案件。
仲裁赢了,法院要强制执行,但那个小公司确实没有什么资产可供执行。小武一无所获。判决文书显示,如果他能提供该公司还有其他资产的证明,可以申请再次执行。时间又过去一年了,小武知道前公司老板又用亲戚的名义开了新公司,网上也能查到,但小武确实无法证明自己签约的小公司还有资产。
提起这事,小武由最初的愤怒转为淡定,现在已经无所谓了。有同事被拖欠的工资额度比小武的还要大得多,因为他们当时想着,要是离职了前面欠下的工资就不可能拿回来了,于是迟迟没有走。最后实在耗不起的时候,差不多已经过了一年多。
前段时间,有个外地同事过来出席仲裁法庭。那位同事被欠了17个月工资。小武感叹:“他不该来的,反正公司也不会出席法庭,这样一来回,钱拿不回来,还花了来回的路费钱!”
(读者 杨三天)“零门槛”的模特
小路刚上大三,暑假时她想靠打工赚点钱,某网站一则招聘平面模特的信息吸引了她的注意。这是一家文化传媒公司,招聘信息显示,被公司录用为兼职模特后,应聘者可凭借公司资源获得电商广告拍摄机会,日薪在200元到600元之间。
虽然身高不到一米六,但小路外形还不错,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小路和宿舍同学决定一起去碰碰运气。没想到面试相当顺利,在填过一张个人信息表、回答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后,小路和同学很快就被公司录用为兼职模特了。小路的同学偏胖,对自己也能当模特感到惊讶。面试老师笑着说,现在模特也不光是要外形好的,各种各样的人都要,比如“你就挺适合做大码模特”。
一番夸奖后,面试老师提到了“模卡”。原来,按照行规,平面模特都要有自己的一套“模卡”——宣传介绍模特本人的视频和图文资料。公司将模特的“模卡”发给需要拍摄广告的商家,商家会根据各自的商品特点决定使用哪位模特。公司给自己的模特拍摄“模卡”有优惠,每套1980元,包括自我介绍的视频、图文杂志以及电子照片。面试老师意味深长道:“你也可以去外面的工作室拍摄,但价格高不说,拍摄的也不一定符合公司的标准。”
同学觉得自己条件实在不适合做模特,果断放弃了。看了看面试老师递过来的“模卡”样本,小路迅速在心里算了一笔账,1980元,包括视频、照片和杂志,还算实惠。她很快动了心,交了拍摄费用。
面试老师说,现在就可以安排拍摄,但负责视频的老师出差了,今天只能拍照片。小路在简陋的摄影棚换了三套衣服,一共拍了60多张照片。而后面试老师说,回家等消息吧,有工作机会就会联系你。
小路回到学校开始等电话,结果一周过去,传媒公司那边一点动静也没有。小路觉得有点不对劲,她给面试老师打电话,对方让小路再等等,毕竟是新人,不那么容易被商家选中。几次催问后,小路终于接到了第一份拍摄工作——她挎着某品牌包包拍了半个小时,扣除公司提成后,拿到了80块钱。
面试老师安慰小路,万事开头难,接下来就好了。可又过去半个月,小路也没等来拍摄机会,负责视频制作的老师也没出现。小路觉得自己被骗了,她向学校老师诉苦。老师看了小路当时签的合同,这是一份模棱两可的“委托拍摄协议”,并非正规的兼职合同,要说这家公司诈骗,似乎缺乏证据。老师带着小路找到这家传媒公司负责人,好说歹说半天,公司最终扣除了500块钱拍摄成本,退回了1480元。老师嘱咐小路,就当花钱买个教训吧。
(读者 小罗)租地种菜的退休老人
在国企当财务的老吴前两年到退休年龄了,后来返聘了一年,完成工作交接后,去年正式宣告退休。老吴的妻子陈老师好几年前退休了。如今终于凑齐两人在家了,二老可高兴了。退休后,老吴过上了优哉的生活。每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接送孙子上下学,此外就是陪陈老师逛街买菜、回家做饭。
就这样过了两个月,老吴有点受不了了。以前在公司上班,每天总归有点事情干,现在好像没有什么目标。陈老师经常去跳广场舞,他没兴趣;公园里的“夕阳红乐团”,他无感;与小区的邻居下棋,他嫌整天坐着不健康。老吴每天晚上督促孙子写作业倒还能消磨些时间,但是白天确实无聊得很,心里憋屈。
有一天,老吴在小区周边散步,突然发现一块“新大陆”。距离小区几百米远有个城中村,村里有一片绿油油的菜地,同小区的王大妈正在地里浇水。老吴跟王大妈聊了起来,原来这块菜地是她找村里人租的。村里年轻人很多都外出打工了,老人在家也种不了那么多地,就分租了出去,租客都来自周边的小区,有年轻夫妇,但更多的是老人。看到这片净土,老吴眼睛发光了,想起了以前在生产队时自给自足的日子。老吴了解到还有菜地没有租出去,马上跑回家跟陈老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种菜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让孩子们吃上健康的蔬菜,多好啊!”老吴说得神采飞扬。家人看到老吴找到了乐趣,都十分支持。
说干就干!很快,老吴就租下一小块地,种上了时令蔬菜,过上了悠然的田园生活。不久,陈老师也加入进来,跟着一起摆弄菜地。后来老吴又拿下另外一块地,种了茄子、南瓜、冬瓜、玉米等。从此之后,自家种的瓜果蔬菜摆满了厨房,塞满了冰箱,吃都吃不完,不仅不用去市场买,还经常送给亲朋好友。
可问题也来了。自从老吴两口子租地种菜后,每天都忙着给菜浇水、施肥、锄草等,简直到了痴迷的境界。从小区走到菜地要15分钟,来回半个小时,太阳下山大概下午5点多,拾掇菜地要一个多小时,傍晚回到家里都7点多了。平时儿子媳妇上班忙,都是老两口做饭,现在等全家人吃完晚饭都快9点了。刚吃饱没多久,就要带孩子洗澡上床睡觉,到河堤散步这种饭后运动,一家人已经很久没有享受到了。
更令人担忧的是,老吴在提水的时候不小心闪了腰,在床上躺了一个星期。陈老师在菜地里被蚂蚁咬到脚肿了好久,走路都困难。现在儿子媳妇整日担心老人家出什么事,忙完工作回来,还要为老人忙前忙后。他们建议老吴放弃种菜,无果。直至有一天,老吴在电视上看到“老人种菜致儿女食物中毒”的新闻,终于弃种。
(读者 了眉)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