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说“军事快闪”与“新常态”
作者:宋晓军当地时间9月1日,美政府以“为了防止被用于军事”为名,要求英伟达等公司停止向中国出口用于人工智能的顶级计算机芯片(高端GPU芯片)。当该消息在国内网站上刷屏后,一位看过我在今年第35期《三联生活周刊》上写的题为《用“军事快闪”应对“新常态”?》的专栏文章的媒体朋友就问我,美此举是不是担心中国也掌握了“军事快闪”的战法呢?对此我回答说:有可能。
在解释这个回答前,先解释一下“军事快闪”的概念。简单说,美军目前正在发展一种新的被称为“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JADC2)的新联合作战战法,其特点是“以快制多”。更具体地说,就是在解放军装备和联合作战能力越来越强且距离中国大陆本土更近的战场环境下(如台海),美军设想的一种应对解放军的新作战手段。而JADC2的核心恰恰就是人工智能所提供的算法。说到这儿,需要提醒的是,美知名军事人工智能专家布罗斯(Chris Brose)在2020年4月出版的《杀伤链:在未来高科技战争中保卫美国》一书中,就曾提出中国在军事人工智能方面正在赶超美国。那么现在美政府突然禁止出口高端GPU芯片,是不是因为中国赶上来了呢?
当然,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才使美政府要求相关公司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端GPU芯片,目前还不得而知。但目前美军方在JADC2发展上并不顺利却是事实。如9月2日美《防务快讯》记者吉尔(Jaspreet Gill)在一篇题为《肯德尔:希望CDAO能够将JADC2努力集中在一起》的报道中就提到了此事。报道大意是,面对美各军种以发展JADC2名义各搞一摊儿的现状,8月30日美空军部长肯德尔(Frank Kendall)在一次会议上表示,应该由国防部今年4月刚任命的首席数字/AI官(CDAO)来主导打破军种数据和技术的壁垒,将JADC2尽快在联合作战中落实。除此之外,报道中还引用了第一副防长和空军参谋长的言论,证实最近几个月各军种在JADC2缺乏协调的现实。
那么肯德尔等人的担心有没有道理呢?目前看,不仅空军、海军和陆军在JADC2名义下开发的系统(空军是“先进作战管理项目”,海军是“超越项目”,陆军是“融合项目”)存在数据和技术壁垒,而且在各军种自己系统内部(如新老装备之间)也同样存有壁垒。因此为了尽快让JADC2“落地”,国防部急需一个把数据、AI技术开发商和各军种整合到一个单一生态系统的权威领导机构。而这也是国防部“急着”于4月25日任命美“多宝箱”公司技术主管、人工智能专家马泰尔博士(Craig Martell)为CDAO,以及肯德尔在8月30日呼吁赋予马泰尔更多权利的真正原因。也就是说,美国防部必须要“争取时间”尽快兑现在作战上能应对解放军的JADC2。
最后我想说一下美政府禁止向中国出口GPU芯片与美军JADC2需要“争取时间”的三个猜想。一是2021年3月中国公布了《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而其中第五十七章“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中提到了加强“人工智能”的发展;二是8月4日解放军在台岛周边海空域开始进行的联合军事行动展示的“新常态”,不仅有“多”,而且也有“快”;三是早在1985年解放军裁军百万准备推进国防现代化时,中国军方一位负责国防科技的领导写信给钱学森老先生咨询未来发展方向,钱老在同年11月15日一共写了6条建议,其中第四条写到——电子化指挥系统的建立(包括人工智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