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咸之争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一朵云里
冰岛总统古德尼·约翰内松在参观一所小学时,一名小朋友问他是否喜欢吃有菠萝的夏威夷比萨,他是这样回答的:“我打心眼里反对菠萝和比萨的搭配,如果我有权利,我一定颁布一项‘菠萝比萨’禁令,让这个搭配从此违法。”并非总统大人对菠萝有深仇大恨,而是菠萝是否应存在于比萨界,早已是全球吃货对喷许久的话题。纯粹派认为,比萨起源于意大利那不勒斯地区,加入酸甜食材不仅未经发源地认可,甚至发明者连夏威夷都没有去过,完全是违背传统的无稽之创;而乐于尝鲜的自由派则认为,比萨不过是一个载体,入乡随俗尝试各种新食材开发新口味,让全世界更多的人喜欢比萨,才是它真正的使命。
嗜甜如命的法国人,每到一年一度的圣蜡节,也会因甜咸可丽饼变得割裂。地道的法国可丽饼由小麦粉制作而成,刷上草莓奶油或巧克力酱后卷成甜筒状;而咸可丽饼(Galette)由黑麦粉制成,布满洞洞的黑面饼与奶酪、培根和鸡蛋搭配叠成正方形。由于布列塔尼西南地区人们非要把所有可丽饼不管甜咸一概称作可丽饼(Crêpe),将两种从原料、形态、口味甚至名称都不一样的食物,卷入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我国南北方咸甜豆腐脑之争,在诸多美食口味派系斗争中的激烈程度,不亚于菠萝比萨和可丽饼。咸派认为豆腐脑的正宗吃法,浇头不仅要用木耳火腿黄花菜熬制的咸香卤汁,趁着热气腾腾撒上香菜甚至佐点辣酱,就着刚出锅的脆生油饼一起下肚,那才叫不枉人间走一遭的嘎嘎香;而且还引经据典——《书》云:庶绩咸熙,咸有一德;《诗》曰:周邦咸喜,克咸厥功。三千年古至今,豆腐脑是咸的这件事毋庸置疑,地位不可动摇。而甜派认为,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山下机缘巧合才“炼”得的雪白豆花,怎能一碗黑卤盖之?浇上清香甜蜜的冰镇糖水,夏天再撒上清凉的薄荷,白绿相间,纯真美好,冰凉丝滑,润豆花于无形,可谓神配。最终这场持续数年的争斗,因G20峰会各国领导人吃的豆腐脑是咸的而落下帷幕,尽管咸派取得阶段性胜利,但甜派依旧坚持阵营不妥协。
美国经济学家艾德尔曼一直在研究人类关于“存在即美好”的有趣现象,甜咸之争的本质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存在性偏差”,即人们倾向于认为那些存在已久和深入认知的习惯是“好的”“合理的”。可口可乐是几代美国人的回忆,保持情怀,可口如一是可口粉们追随的信条。百事可乐曾经只是它的众多模仿者之一,以更年轻更时尚更勇敢的品牌形象俘获年轻一代,百事粉们渴望无限,突破边际。可口与百事之争,促使可乐口味不断革新,不仅研发出零糖零卡功能型口味,还有柑橘柚子的酸甜、豆蔻肉桂的辛香、薄荷柠檬的清爽。咸与甜在诸多选择面前,似乎也不那么重要了。 甜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