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卦时间
作者:欧阳宇诺在办公室的时候,我时刻谨遵法国作家纪德的名言:“保持沉默……学会认真对待自己……眼睛要更多地观察,脸则要少动……别千篇一律毫无特色地对所有人表现出和蔼可亲的态度,在合适的时候以脸上毫无表情的方式让别人感到窘迫。”我认为,这是对待同事的最佳方式,同事与朋友是有界线的。但奇怪的是,同事却对我的沉默和冷静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他们可能觉得我十分靠得住,于是像对待朋友一样,见缝插针地寻找机会与我说话,除却少量的正经工作,剩余时间他们最爱与我聊八卦。我用简短的“嗯、啊”回应,他们却越说越起劲儿,越说越觉得我与他们志同道合、趣味相投。
在同事眼中,我肯定是一个“只吸纳、不传播”的半八卦绝缘体,但这只是我试图在他们面前制造的假象。在朋友看来,我是货真价实、真真正正的“八卦资料库”,但凡喝到微醺,我就会变成不慎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从明星鲜为人知的私密爱好聊到作家为了获奖而采取的不甚光明正大的地下行动,从天才数学家如何战胜精神疾病聊到法医病理学家驾驶飞机时突发焦虑症,从时尚买手通过分析数据进行采购聊到竞拍一家旧书店后如何令它起死回生……我也会将同事传递给我的八卦信息重新包装,删除具体姓名,用甲、乙、丙、丁作为指代,讲给朋友们听。保留八卦中的精华部分,我发现,它们都是绝佳的“都市精怪奇闻故事集”。
在林真理子的某部小说里,主人公是一个作家,她以听闻到的朋友的八卦作为出发点,以此写成了一部小说,作品出版后,朋友偶然读到了小说,发现自己的秘密暴露了,不禁怒发冲冠,决定与主人公绝交。
或许是因为存在个体差异,我的朋友似乎与小说中的“朋友”截然不同。他们在饭局中同我讲过种种八卦尤其是事关他们自己的八卦后,都会附上一句“你可以把它写出来”。我发现,八卦其实是上佳的写作素材,一条八卦有时甚至能引发出数个写作灵感。如果看到刊出的文章中有某条八卦的影子,提供此条八卦的朋友就会给我打电话,语带兴奋地说:“哇,你真的写出来了,太令人开心了。我想跟你再多说一些,要不晚上一起吃饭?” 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