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调跑了
作者:德琨若鱼跟我妈住一起,冬夏的家里会有一个幽灵,让我妈坐立难安,她时刻担心地说:“空调跑了。”开空调要有仪式,务必门窗紧闭,空调工作的时候,我们要牺牲一定的自由。
我妈居住的长江上游小山城,地理位置凹陷,夏季闷着烧。我住长江下游入海处,地势平坦,但由于大城市的热岛效应,也是极度高温。每天和我妈通电话,叮嘱的就是务必开空调,别省!
上世纪90年代,电话、冰箱、电视等耗电产品陆续进入老百姓家庭,冰箱由单门到双门到大开门,容量越大,说明物质文明提升幅度越大。电话初装需要上千元的费用、长途电话费以分钟计价,但与牵挂的人沟通是最幸福的事,于是人们慢慢忽略了它们的能耗带来的支出,它们的存在变得不可或缺。但空调逆自然规律改变温度的本领,一直没说服从上世纪走来的人。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人,比如我妈,吊扇、蒲扇是已被接受的让空气流动的工具,冬天再冷,身上多裹几层衣服也是个办法。熬不过确实需要开空调,会邀请家里人到同一空间活动,只开一台;一旦离开房间立即关闭。我爸最后一次住院,那家医院空调坏了,对于一个静止在门旁病床上的人来说,“看得见”尾随每个人溜进来的冷风。那个冬天,风把我爸带走了。之后的每个冬天,我妈也接受了开几天暖空调,温暖可以让她忘记那个冰窟一样的病房。
比空调更奢侈的是地暖。我家楼上邻居三年前装了地暖,试运行时,我家温暖如春,但之后的这三年,从我体感推知他们没有开过地暖。拟短途旅行三天,女儿坚持不要关空调,担心家里两只猫会热死。马丁·杜拉尼在《“毛茸茸”的逻辑》引言中说:做动物挺难的,没有暖气、没有空调、没有超市、浑身湿透没有毛巾,但它们有动物物理学。水的比热容很大,如果动物皮毛吸附了500克水,挥发时会带走480千焦(110千卡)的热量,一只每天摄入热量为800千卡食物的狗若不快速甩掉身上的这些水,就要用七分之一的日摄入热量来保持温暖。但狗不会这么做,它会快速甩掉70%的水。雌性蚊子吸取人体37℃的血液后,会超过自身25℃的体温,所以它会在吸血5秒后把血液和尿液各一半的混合液排出体外维持体温,和人出汗一样。这些本领令生物学家和物理学家刮目相看。
毛茸茸的两只猫,冷天会相拥取暖;天热会大打出手,满屋子飞满猫毛。估计这也是它们借打架减少皮毛降温的办法。整个夏天它们一直睡在钢琴面板上,体测出这是家里最低温的材料。总之,我没有同意女儿为它们开三天空调,它们有生存的办法,比人类更巧妙。 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