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说 | 如何理解营造学社的西南之行?

作者:曾焱

2020年3月,我们曾推出《营造学社:在古建筑里发现中国》,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营造学社在华北地区的古建筑调查。而这一次,我们聚焦1939~1940年,重新踏访中国营造学社在西南开展的川康古建筑考察之路。 

梁思成、刘敦桢等学社成员,是如何在战争岁月中完成了他们持续时间最长、筹划最为周密的一次学术考察?在偏远的西南,有哪些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遗存吸引了他们的注意?以及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中,我们该如何理解这样一次深入边地的学术实践?跟随本期发稿主编曾焱的讲述,一起回顾这段八十余年前的发现之旅。

主编说 | 如何理解营造学社的西南之行?0———

编辑/高一丁音频制作/张译丹

主编说 | 如何理解营造学社的西南之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