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1201)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被查封的抵债房

7年前,老贺低价买了一套抵债房。房子是老贺一位亲戚的,他是一家建筑商的供货商。2015年房子建好后,开发商无力支付建筑商工程款,于是把部分房子抵给了建筑商。建筑商又把房子抵给了分包干活的人和供货商。亲戚当时急用钱,想把手里的这套抵债房转让,老贺看准了抵债房所在的学区,两人一拍即合,老贺很快入住了新家。

买房时,老贺从开发商手里拿到了收据。本以为房子很快就能办下房产证,但7年过去了,不仅网签迟迟无法办理,更让人焦虑的是,今年年初,老贺听说他的房子马上要被查封了。

和老贺面临相同问题的居民还有十几户,这十多户居民分两类:要么是当年建筑商的施工方或供货方,要么就是像老贺这样从施工方或供货方手里低价购房的住户。大家聚到一块儿,把各自了解的情况凑到一起,房子面临查封的原因很快就大致清晰了:去年年底,由于当年的开发商和一家民间借贷公司发生借款纠纷,民间借贷公司起诉开发商,经法院一审判决,决定对小区内的部分房子予以查封。查封涉及的业主,包括老贺在内的十几家住户。

由于房子都是抵工程款或货款的,大家首先找到建筑商。建筑商第一时间将开发商告上了法庭,希望对涉案房屋予以解封,由此拉开了一场涉及开发商、建筑商、借贷公司的三角官司拉锯战,官司一打就是半年,迟迟不见分晓。最近,法院下达了民事裁定书,驳回了建筑商的再审申请。因为按照《物权法》的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法律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法律效力,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虽然建筑商与开发商签订了涉案房屋抵工程款的协议,但未办理物权变更登记,不能排除查封执行。

听说建筑商的解封请求被驳回、房子马上要被拍卖了,居民们再次炸了锅。大家找到建筑商负责人,提出明确要求,如果房子真的被拍卖,那请建筑商全额支付当年欠下的货款和工程款。建筑商的律师建议居民通过执行异议程序排除执行:以往都是我们和开发商打官司,现在希望大家也助我们一臂之力,大家都提交一下自己的情况,把每户的诉求都加入到这场纠纷当中,看看法院能不能从维护居民权益的角度出发,更改查封裁定,从而避免房子被拍卖的糟糕结果。

(读者 蒋霖)公共草坪和狗

我们小区很小,没有公共绿地。小区前面有个教堂,教堂前面是一片绿色草坪,草坪中间有石板路和罗马风格的大理石柱,草坪被树篱包围起来,成了一块独立的区域。虽然不是很大,但整体上来说还是比较漂亮的。礼拜天有人在教堂做礼拜,平时白天也经常有人在这里拍婚纱照,看着像是个不错的所在。

草坪边的树篱外有一排健身设施,再远一点就是一个大的广场。晚饭后,小区里有闲空的人都爱去健身设施处或者广场上玩,却很少有人去草坪上玩。因为大家养成了不成文的规矩:每天下午6点以后的草坪是留给小区里狗狗们撒欢的地方。

刚刚搬来这个小区时,我还天真地想象以后可以经常去草坪玩,夏天晚上放个垫子,躺在上面吹口琴,或者搭个帐篷,岂不美哉。后来,我真的搬了垫子去乘凉,结果却被现实狠狠地打脸。

那些被关了一天的狗狗,太过热情,不管是不是认识的人,都要扑过来给你来个亲密接触。摇着小尾巴的小狗虽然可爱,但大型狗不免就让人心里犯怵了。还有自来熟的狗,完全不分你我,公然在我放在垫子上的手机上面撒尿,宣誓主权。讲理的狗主人,一般都会一边说抱歉,一边表示我们这狗不咬人,别怕别怕。这些都还能接受,大家客客气气,相安无事。但还是有些不套绳子的凶猛犬只偶尔出现,确实让人担心。特别是喊了半天还没主人来管一下的那种,着实让人紧张。去了两三次后,我就有点害怕了。

我们小区的小孩子不算少,但养狗的年轻人更多。偶尔也会有小孩想去草坪上面玩,家长一般都会制止,转而改去广场上玩,大家也都相安无事。但是近期,广场因为被占为核酸检测点,供小孩玩的地方小了很多,于是小区的小孩们又想溜去小草坪玩耍,矛盾就偶有发生。在物业群里会看到,某某家长指责养狗人士占领公共绿地,某某狗主人指责谁家小孩没教养,吓唬自己的狗。大家吵作一团。最后上升到小区物业不作为。物业小管家做着各种安抚、调停工作。

最近,据说要整顿小区里养大型犬的住户了。我没有小狗,也没有小孩,好像这事和我关系不大。但是白天路过草坪的时候,我就在想,要是有两个草坪就好了,隔离开来,一个给小孩,一个给小狗,大家互不打扰。这样我就可以去小孩那边的草坪玩,而不是把自己的帐篷搭在楼顶的天台了。

(读者 杨三天)高三“文转理”

2022年是苏城实行“3+1+2”新高考政策的第二年。当初高二分科时,老李完全尊重女儿自己的意愿,选择了以历史为首的文科组合。转眼到了高三,在即将确定高考报名的那个周末,女儿从学校回来告诉老李,班上有同学选择转科了,即从文科首选的历史改成了物理。他们的班主任老师让大家慎重考虑后,再确定高考是否要“文转理”,否则报名上去就再也不能改了。

老李作为理科生已经毕业了好多年,对如今的高考政策也不甚了解。他心中很是疑惑:这都高三了,转科还来得及吗?

而且,对于物理优势不明显的女儿来说,虽然最后一个学期冲刺要背诵的历史知识很多,但如果转成物理,要研究题型,深钻刷题,似乎也没有好处。于是,老李并没有进一步细想,就告诉女儿不要冒险“文转理”,万一物理课听不懂就惨了。

春节过后来到高三最后一个学期。开学不久后,班主任突然在家长群里发了一份是否要参加“春招”的意向征集表。老李不假思索地签名拒绝了。可很快,女儿从学校打来电话告诉他说,自己班里现在真的有人“文转理”;不过,转科后的这几个人已经参加了“春招”,确定不参加高考了。

为啥临到“春招”还要“文转理”,到底有啥好处?老李和女儿讨论了半天,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久,因为疫情影响,高三师生被封校管理,全力备战高考。老李和女儿的联系也被隔断,彼此根本见不到面。父女俩只能通过老师在中间传递消息,帮助孩子准备生活所需物品。

三个月后,苏城高考如期举行。在省考试查分系统里,考生的个人分数是随着本科划线(分)一起出来的。老李对比了一下文理科的划线分,居然有40多分的差异,也就是说,文科比理科的上线分高出了很多。而去年的差异更是高达59分。

老李这下似乎明白了什么:因为文科高低分拉分不明显,而理科则相反。换句话说,理科优秀者得分很高,会与“学渣”拉开很大差距,这就导致理科总体的本科上线分会远远低于文科。这就是很多人到了高三还选择“文转理”的原因。

老李心里算了一下,倘若女儿今年高考改理科,哪怕她物理只得30分,总分也够得上一本线了。想到这儿,他后悔得直拍大腿。等到得知女儿隔壁班一起参加高考的男生,高三“文转理”后,原本成绩远不如女儿的他成功过线,老李心中更难受了。

为啥这个“文转理”的好处,班主任老师就不能好好解释一下呢?老李问这位转科成功的男生家长。对方说,这个嘛,有的老教师是很清楚的,为了提高班级的上本(科)率,他们会劝一些学生转理科。至于年轻的班主任,可能他们自己也不清楚这里面的“坑”吧。

(读者 清风吴语)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