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来信(1198)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表妹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入职本地一家企业已经有两年多了。可没想到,婚后正在备孕的她,如今面临着进退两难的选择。
其实,从今年春节开工以后,表妹所在的公司小组就不断有“小道”消息传出,说是组里有几个岗位“优化”名额。虽然前面陆续有同事被“优化”掉,表妹心里也有担忧,但她并没有换工作的打算。因为她和老公计划今年备孕要孩子,但如今她还没怀上宝宝,工作却快没了。
目前公司的“优化”原则是辞退,但不给全部赔偿。表妹被领导约谈了以后,被告知有三个选择。
一是立刻拿上赔偿走人,如果个人觉得赔偿不够可以申请仲裁;二是签署待岗协议,每个月只有不足2600元的保底工资和社保,其间继续按照原计划备孕——怀孕后,公司就不能辞退孕妇了。如果以上两条都不接受,表妹还可以像以前的同事那样在公司耗着,耗到怀孕,这样公司也没办法。
表妹并非没有能力去找新工作,可问题是,找新工作和入职新单位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她担心会影响自己的备孕。年过三十的她目前已经做好迎接新生命的准备,不想再拖了。
可如果接受待岗,安心备孕,表妹又担心,公司的待岗工资和社保能否支撑到她孕产完成?万一公司倒闭,连这点保障也没了,那可怎么办?而如果选择和公司硬“耗”,肯定会有职场排挤等情况发生。
表妹思前想后,一方面觉得自己工作多年,不能任由公司“欺压”,应该尽可能争取自己应得的孕产福利;另一方面,她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先耗着,耗不动了再签署待岗协议。
她告诉自己,这期间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保养身体使备孕正常进行。即便是公司给的待岗工资和孕产妇福利不足,自己无法出去找工作,在家也要多了解相关法律知识,申请劳动仲裁,争取拿到应有的赔偿。
退一步来说,如果硬耗、待岗期间一直未怀孕,其间也要努力学习新技能,为之后找新工作做准备。
(读者 清风吴语)房屋过户问题
因为疫情,老周的生意不好做,前几年赚的钱都亏了。眼看着手头资金紧张,不够赔付巨额违约金,无奈之下动了卖房的打算。他有一套闲置的老房子,是20年前他结婚时父母给买的婚房,后来他换了更大的房子,这套老房子就一直出租着。
老周看了最近的房价情况,然后联系了周边几个二手房中介,希望赶紧出售这套房,让资金尽快回笼。这边中介行动迅速,找好了买家,老周带着身份证、房产证、父母的死亡证明等资料到房产交易中心办理手续,本以为轻松的事情,可是在过户的时候却出了问题。原来老周这套房的房产证上写的是老周父母和老周三个人的名字,虽然老周的父母去世了,但老周不是独生子女,这套房子其他子女都有继承权。老周跟办事人员解释,这房子是他们夫妻的婚房,贷款一直是他们还的,有银行流水记录,怎么现在还要走继承流程呢?
办事人员说,按照法律不能这么解释,没有遗嘱,现在这房子想要过户,只能让老周的几个兄弟姐妹商量好,签字确认后才能过户。
老周预感这事不好办了,他那房子按照市价,如今价值200多万元,父亲一婚生了四个孩子,过继了一个孩子给远房亲戚,他是父亲二婚的孩子,也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最近这些年,父母去世后,家也散了,大家都在忙事业,联络少,感情自然也淡了。
老周先找了大姐,大姐一听这情况,二话没说表示愿意签字。但另外两个哥哥那边就不太顺利了,二哥没表态,三哥希望能得到一些补偿。大姐知道后还训老三:“这房子就是老幺的婚房,你怎么不讲理呢?咱们结婚的时候,父母都出钱出力了。”
可老三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当时父亲买这套房子,也是在为养老做打算,所以有他们的一部分,要不然怎么不单写老幺的名字呢?
房子过户的事情卡在这里,老周又找了专业律师咨询继承的情况,律师给老周分条列项地计算了卖房后的钱款分配方案。律师还提醒老周,他那个过继的哥哥,由于没有办理过继手续,从法律上来说也有继承权。
老周彻底蒙了,他还没跟两个哥哥谈好,又来了一个需要签字的哥哥,他只知道这个哥哥从小生活在外省,但他们一直没有往来,也没有联系方式,上哪里找人去?
最后老周跟两个哥哥也因这事闹得不愉快,卖房的计划被搁置了,老周找了别的法子把资金缺口堵上了。
律师说:“现在你们兄弟姐妹都在还好办些,万一哪天有人先走一步,再想办理房产过户手续,事情就更麻烦了。”
(读者 晓梅)精密骗术
前几天我们周边的小区发生了一起燃气泄漏事故,引发大火,导致多人受伤。物业也在小区群里反复提醒业主们注意预防家庭燃气泄漏。
那天临近中午,我和妈妈在家准备午饭。突然门铃响了,我从猫眼中看到一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男子,胸口挂着工牌,他说自己是燃气公司的,来检查燃气线路情况。
此时我们对天然气相当敏感,于是邀请工作人员进门。男子身形高大,拎着一个工具箱,一边工作,一边跟我们解释,最近他们公司免费上门检查燃气管道安全状况,如果遇到管道老化等情况,他们会及时更换,避免发生危险。
我和妈妈回忆了一下,燃气公司确实隔段时间会来检查,有时碰到不在家的情况,工作人员会在业主门上贴上纸条,请业主看到后及时联系。
这次的工作人员依然很负责任,拿出工具在我家灶台下方探测,并仔细检查了管道,最后得出结论——管道有些老化,建议近期更换。
我一听,关系到全家人的安全,自然要换了。工作人员翻了翻工具箱,发现带的燃气管用完了,和我商量可否明天或后天来换。我想只能这样,也就同意了。
这时,工作人员从包里拿出一个白色的盒子说:“现在家中都普遍用燃气,如果有老人或者小孩操作不慎的话,就有燃气泄漏的风险,近期燃气公司为业主推出了联网的燃气报警器,一旦发生燃气泄漏,燃气公司会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以保护业主安全。这个燃气报警器是免费的,只收300元押金,房屋出租或者买卖的话,可以拨打电话退还押金。”
我果断交了钱,随后工作人员帮忙把燃气报警器安装好,开了押金收据,并约定这两天过来换管道,嘱咐家里一定要留人。
第二天我弟弟出差回来,看到厨房新增了一个东西,问是怎么回事。我说了一下经过,他告诉我:“姐,你上当了,这东西就值二三十块钱,还收你300元押金,你看着吧,这人不会上门换管子了。”
起初我还不信,但过了两天人也没来,我不死心,打了退押金的电话,接听的是一个小姑娘:“哎呀,你们被骗了,退什么押金呀,我们这边是商场客服电话,也不知道这电话怎么被骗子利用了,这两天都是打我们电话的,你们报警吧。”
被拉下水的燃气公司也表示无辜,他们接到投诉,但调查后发现这人并不是他们公司的员工。
我在小区业主群里一问才知道,原来被骗的不止我们一家。很多人和我一样,出于家庭安全考虑,觉得这点钱不算什么,于是放松了警惕。我只好提醒自己,骗子太“与时俱进”了,掏钱的事情,下次一定要谨慎。
(读者 宁宁)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