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布扎比卢浮宫与收购走私文物案
作者:张星云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埃及古物学教授马克·加博德(Marc Gabolde)向本刊记者回忆说,一切要从2017年开始追溯。作为最早发现问题的人之一,2020年加博德接受了法国警方的问询,今年5月底法国卢浮宫前馆长让-吕克·马丁内斯被起诉后,他又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
2017年秋天,阿布扎比卢浮宫刚刚开馆,一位去参观的同行给加博德传来一张用手机拍的照片,问他是否认识这件展品。“我看到照片,第一反应觉得这是件伪作,因为它太特别了。”那是一座1.68米高的粉红色花岗岩石碑,上面刻有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名字。加博德告诉本刊记者,首先这座石碑非常完好,其次上面雕刻的图坦卡蒙的名字和形象也都完好无损,这是前所未见的,因为至今出土的图坦卡蒙石碑都曾受到严重损毁。此外,根据石碑上记录的日期,它是图坦卡蒙统治时期内最晚雕刻的一座石碑。但在仔细检查照片之后,加博德最后认定这是一件原作,并且是一件杰作。
2019年,加博德完成了关于这座石碑的学术论文,发表于《埃及古物学》杂志。在这份长达47页的论文中,他指出这座石碑的独特之处还有很多,比如一般石碑的半圆形顶端通常雕刻对称的镜像场景,但在这座石碑的半圆形顶端,一侧是图坦卡蒙向冥王奥西里斯祭祀的场景,另一侧则是平民百姓向图坦卡蒙上贡的场景。石碑正面的文字内容是一篇皇家法令,法令颁发的日期是公元前1318年8月27日,当时图坦卡蒙即将进入他统治的第十年,几个月后他就将去世。加博德由此推测,这块石碑的雕刻并没有完工,它可能一直没有真正树立起来过,这也就可以解释它为何至今保存如此完好了。
“从艺术角度看,它是一件杰作。从历史价值角度看,它让我们了解到一位代表埃及冥王奥西里斯的大祭司,他名叫彭美希特,此前并不为人知;而石碑上记录的法令,则对人们了解阿拜多斯地区的社会、经济以及宗教机构有重要意义。”加博德向本刊记者分析道。
2018年,当加博德开始着手撰写关于这座石碑的学术论文时,曾向阿布扎比卢浮宫要来了关于这座石碑的来源和收藏的相关信息。在阿布扎比卢浮宫提供给他的信息中,1933年这座石碑由居住在不来梅的德国海军军官约翰内斯·贝伦斯(Johannes Behrens)从开罗古董商人哈比卜·塔瓦德罗斯(Habib Tawadros)手中购得。
加博德从网上搜索发现,贝伦斯经手过的文物,都在1995年至2015年期间重新现身艺术品市场,最后的买家不乏国际知名博物馆。但他查阅历年德国海军军官登记册以及墓地登记册,却没有找到这位海军军官的名字。与此同时,他还发现2017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高调购藏的古埃及祭司奈杰曼赫(Nedjemankh)镀金棺椁,也曾属于哈比卜·塔瓦德罗斯。2018年,加博德就此咨询大都会馆,一位研究馆员告诉他,镀金棺椁是巴黎皮埃尔·贝尔热拍卖行负责古代文物的专家克里斯托夫·库尼基(Christophe Kunicki)主持卖给大都会的。这是加博德第一次听到库尼基这个名字,而未来此人将在整个案件链条中占据重要一环。庞大的走私网络
加博德并不是第一位盯上奈杰曼赫镀金棺椁的人。一直跟踪报道此系列案件的法国《世界报》记者罗萨娜·阿齐米(Roxana Azimi)告诉本刊记者,纽约曼哈顿助理检察长马修·博格达诺斯(Matthew Bogdanos)常年调查艺术品和文物走私案件,是整个案件的“开关”,正是他的长期调查,最终导致了卢浮宫前馆长马丁内斯被起诉。
如今64岁的博格达诺斯曾是一名刑事案件探员,业余爱好考古,2003年曾以预备役海军陆战队员身份被派往伊拉克前线,其间他因致力寻找巴格达国家博物馆被抢劫的数千件馆藏文物而成名。回到美国后,他带领一支16名探员组成的小组,开始调查全球文物走私网络,战功赫赫。在2017年,经他的调查,一位美国藏家借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大理石牛头雕像被认定为非法走私文物,最终被归还给黎巴嫩。也是因为他的调查,非法走私印度文物总价值超1亿美元的古董大亨苏巴斯·卡普尔(Subhash Kapoor)落马。10年里,博格达诺斯领导的小组总共查获3600多件走私文物,总价值2亿美元。
博格达诺斯第一次注意到奈杰曼赫镀金棺椁是在2013年。虽然文物走私现象在埃及长期存在,但2011年发生的“阿拉伯之春”运动加速了这一现象,在开罗南部塞加拉地区和艾赫米姆等地,许多文物仓库在混乱中被洗劫一空。通常情况下,劫匪会将文物埋在被洗劫仓库几公里外的地方,几个月甚至几年后,再将文物挖出,通过网络上发照片的方式寻找潜在买家。
2013年,博格达诺斯在网上发现过1000多张新近“挖”出来的文物照片。然而面对如此多的照片,他很难展开调查取证的工作,于是他耐心等待,等到这些文物进入艺术市场,被机构购买。2018年,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行的一场晚会上,名媛金·卡戴珊身穿金色礼服,与新馆藏奈杰曼赫镀金棺椁合影。这张合影被一个曾参与盗窃棺椁的劫匪看到了,未能分到一杯羹的他向一位同伙抱怨,而这个同伙恰恰是博格达诺斯的线人。就这样顺藤摸瓜,谜团得以被一步步解开。
经过美国、法国、德国和埃及发起的国际联合调查,2019年,奈杰曼赫镀金棺椁被证实为“阿拉伯之春”期间被洗劫的走私文物,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发表道歉声明,并将文物归还给开罗。得知消息的加博德教授于是给卢浮宫的两位部门负责人留了言,告诉他们,自己认为阿布扎比卢浮宫所藏图坦卡蒙石碑与奈杰曼赫镀金棺椁属于同一来源,因此并不可靠,很可能也是走私文物,并让他们将这个留言转给时任馆长马丁内斯,但加博德没有等来回信。
与此同时,主导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购棺椁交易的克里斯托夫·库尼基被法国警方盯上。这位地中海考古专家、法国埃及学会成员,巴黎古董圈中广受尊敬的重要人物,于2020年因涉嫌走私埃及和中东地区被掠夺文物而被巴黎检察院起诉。负责走私奈杰曼赫镀金棺椁的中间人罗本·迪布(Roben Dib)随后也进入警方视野,他于2022年3月向法国检方自首,使案件调查出现重大进展。从德国被引渡到法国后,他因伪造、使用伪造品和团体诈骗罪入狱。
目前《世界报》记者阿齐米能够看到的法国检方调查和听证记录显示,一个德国汉堡的艺术品商西莫尼安(Simonian)家族也逐渐浮出水面。这一欧洲知名古董商家族被认为在该案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即在十几年里,为迪布和库尼基提供大量的走私文物。
为了洗白走私文物的来源,该家族成员之一塞洛普·希莫尼安(Serop Simonian)设计了一套精明的办法。2012年至2015年期间,他与波恩大学博物馆、特里尔莱茵河博物馆和都灵埃及博物馆等展开合作,利用博物馆研究员有研究未知来源文物的工作需求,他将自己的诸多走私文物借给博物馆,再还回来时,这些走私文物就获得了博物馆的背书,剩下就是寻找艺术品市场的入口了。2011年,迪布带着希莫尼安收藏的走私文物在巴黎皮埃尔·贝尔热拍卖行亮相,库尼基负责相关拍卖。最初,迪布只拿来一些微不足道的藏品上拍,后来,他拿到的东西品级越来越高,以至于多年后在古董市场形成了“希莫尼安家族收藏”这一品牌。
文物卖得越贵,拍卖行对文物完整来源的要求就越严格。为了填补走私文物来源上的漏洞,迪布甚至弄来一台在柏林找到的旧打字机来制造虚假文件。只要提交到拍卖行的表格信息完整,买家们就不会犹豫。
希莫尼安家族巅峰时在欧洲和中东的仓库存有至少2.5万件古董文物,法国卢浮宫、阿布扎比卢浮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都曾购买过。奈杰曼赫镀金棺椁就是由中间人迪布促成的交易:2011年底他与埃及文物走私者联系,先将棺椁送到迪拜,再由伊朗中间商开具假发票,运到德国,最后由希莫尼安家族通过巴黎皮埃尔·贝尔热拍卖行卖给纽约大都会。该博物馆的馆藏里,希莫尼安家族经手的另外5件文物也于2022年6月1日被撤下。阿布扎比卢浮宫则有7件馆藏文物是从该家族那里买到的,目前来看也都会在不久的将来撤下并溯源归还,其中就有那座完好无损的图坦卡蒙石碑。
2022年5月初,随着调查的深入,法国检方再次传唤库尼基出庭,并在5月底传唤卢浮宫前馆长马丁内斯问询,并决定对马丁内斯提起诉讼,因他涉嫌在阿布扎比卢浮宫收购图坦卡蒙石碑案件中忽视走私文物的伪造来源。
早在2007年,法国与阿联酋签署合作协议,决定建立阿布扎比卢浮宫。协议规定,阿联酋向法国支付10亿欧元,分期支付至2026年,其中4亿欧元用于获得授权让阿布扎比的新博物馆使用“卢浮宫”这一名称,其余6亿欧元则用于支付法国众多博物馆向阿布扎比卢浮宫借展和为其提供专业支持,这些馆包括卢浮宫、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弗朗索瓦·密特朗国家图书馆、凯布朗利人类学博物馆、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奥赛博物馆、蓬皮杜艺术中心、罗丹博物馆、凡尔赛宫等。
当时法国博物馆行业的很多从业者都曾反对这项合作,甚至呼吁“博物馆不是用来卖的”,但也有人看好合作,认为博物馆早已走向全球化,尤其在后“9·11”时代,这种合作是一次决定性的机会。
为了方便与阿布扎比方面的对接与合作,法国成立了一个单独机构——法国博物馆机构(Agence France-Muséums),考古学者让-弗朗索瓦·沙尔尼耶(Jean-François Charnier)被时任卢浮宫馆长的马丁内斯任命为该机构的科学主管,专门负责为阿布扎比卢浮宫挑选、收购馆藏。但现在人们的疑问在于,以沙尔尼耶的专业能力和经验,他为什么会接受库尼基向他提供的关于图坦卡蒙石碑来源的伪造文件呢?
沙尔尼耶在法国的家已于2020年6月被警方搜查。根据法国《解放报》的调查,实际上马丁内斯和沙尔尼耶都曾对是否收藏这块图坦卡蒙石碑犹豫过。相比于模糊的来源信息,他们更担心埃及人的反应,如此重要的文物入藏阿布扎比卢浮宫,肯定会激起埃及人的反对情绪。沙尔尼耶还曾给阿布扎比卢浮宫入藏委员会的联合主席、阿布扎比文化和旅游部长穆罕默德·阿尔-穆巴拉克(Mohamed Al-Mubarak)写过邮件,建议后者在开馆前将此事告知埃及当局。2016年,在阿布扎比卢浮宫正式开馆前一年,这块石碑最终还是被收购入藏。
随着马丁内斯被起诉,这个文物走私大案持续发酵,法国警方对相关行业进行了一场全面调查,结果显示,法国文化部负责签发文物出口许可证的部门也存在很大问题。按照现行规定,该部门在接到古董商和拍卖行提交的申请后,4个月内必须做出回应,但现实是,该部门人手不足,工作压力大,而他们收到的申请,文件往往不全,而申请方往往以其行业内的权威向处理部门施压,要求他们紧急处理。按照法国警方的调查,此次案件嫌疑人库尼基在2008年5月至2019年2月期间曾向文化部签发文物出口许可部门提交过368次申请,几乎都存在文件不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多地政治局势持续动荡以及新冠疫情影响,一些远离城镇的考古遗址面临无人看管的情况,文物偷盗走私现象愈发严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2年的估计,全球艺术品和文物的走私市场总价值高达60亿至80亿美元,而合法艺术品交易市场每年交易额为637亿美元,非法交易占比超过10%。据国际刑警组织分析,文物走私已经成为恐怖主义第三大资金来源。世界海关组织则表示,互联网上的走私现象愈发严重,文物走私与人类学遗产研究组织(Athar)调查的结果显示,Facebook上有130个群组涉及文物走私,其中总共有50万名用户参与,许多群组使用阿拉伯语交流。
尽管希莫尼安家族的走私文物网络已经被破获,但调查人员怀疑在此前的这些年里,该家族已经篡改过数百件来自中东和北非的文物来源信息,现在这些走私文物大部分散落在私人藏家手中。考古学专家们也担心,这会进一步让古董文物市场变得脆弱,因为经过多次转手,真假出处更难辨认。“任何非法挖掘、偷盗文物的行为,都是对考古信息的损害。”加博德对本刊记者表达了他的担忧。而《世界报》记者阿齐米则认为,此案以及之后做出的判决,将会对艺术市场和博物馆入藏政策产生巨大影响。 图坦卡蒙石碑阿布扎比卢浮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