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师首相”约翰逊的至暗时刻

作者:刘怡

“魔术师首相”约翰逊的至暗时刻0在领导英国保守党的最后几个月里,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的命运变得越来越像是他曾经的上司和政治对手特雷莎·梅:同样是一地鸡毛的国内政策议程,同样是争议不断的人事任免和阁员内斗,甚至也同样经历了一场颜面无存的党内信任投票。尽管人称“政坛胡迪尼(20世纪初擅长表演脱逃术的著名魔术师)”的约翰逊一次又一次奋力挣扎,但在2022年,终结他唐宁街10号生涯的绞索正在不断收紧:4月12日,伦敦警方就2020~2021年的“派对门”事件对约翰逊做出50英镑定额罚款,使他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控违法的在任首相;5月5日,保守党在地方选举中遭遇重创,丧失近500个市议员席位,第二个月又丢掉了补选的两个下院议席(当时有两位在任的保守党议员因为性丑闻被迫辞职);5月25日,由内阁办公厅第二常务次官苏·格雷(Sue Gray)领衔起草的“派对门”内部调查报告正式公布,约翰逊被证实对2020~2021年违反新冠疫情期间聚会禁令,在首相办公室、官邸以及内阁办公室举行的16场狂欢派对负有直接责任,而他本人参加了其中至少3场,派对上充斥着酗酒和污言秽语。

6月6日,由于有54位现任议员向保守党负责党魁遴选问题的内部组织“1922年委员会”提交请愿信,质疑约翰逊的个人丑闻正在损害执政党的整体形象,359名保守党籍下院议员就约翰逊的去留问题举行了无记名投票。首相最终只得到了59%的赞成票(211人),这个数字远低于曾在2018年12月经历过类似场景的特雷莎·梅(63%)。梅内阁在那次党内信任投票后仅仅只维持了8个半月,但约翰逊的个性要强硬得多:按照现行议事规则,若一次党内信任投票未能颠覆党魁的领导权,则未来12个月都不得再举行类似表决。这看上去为首相提供了喘息的机会。

“但约翰逊似乎选择性地遗忘了一项潜规则:6月6日的投票之后,其他保守党议员对他的支持不再是无条件的了。”长期为BuzzFeed、《福布斯》杂志和彭博社报道英国议会政治的资深记者亚历克斯·威克姆(Alex Wickham)告诉本刊,“只有当不再出现新的丑闻时,他才能继续留在党魁和首相的位子上”。而7200万英国人比保守党政客们更早就对约翰逊丧失了耐性:在6月3日的英女王登基70周年纪念感恩式上,当首相和他那位公众形象同样堪忧的妻子凯莉·西蒙兹(“派对门”的另一个重要当事人)盛装踏上圣保罗大教堂的台阶时,人群中响起了几十秒的嘘声。

“魔术师首相”约翰逊的至暗时刻1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爆发于6、7月之间的平彻丑闻。克里斯·平彻(Chris  Pincher)是四届保守党下院议员和约翰逊内阁曾经的住房副大臣,2022年2月初被任命为执政党负责党纪问题的副党鞭。6月30日,他承认自己前一晚在醉酒状态下对两名男子做出了“不当行为”,因此主动辞职。然而,7月3日公布的进一步调查结果显示,平彻不仅在过去十几年里一直是性骚扰惯犯,而且约翰逊在2月对他做出副党鞭提名时,已经知晓了此公的多宗前科,却有意忽视了这一点。在平彻的一长串骚扰对象名单中,包括至少两名现任同党议员以及多位保守党地方选举志工。而约翰逊早在2019年担任外交大臣时就听取过关于平彻的简报,却在2月做出提名时向同僚们撒谎。

一场酝酿已久的党内“叛乱”随即开始爆发。7月5日下午5时许,就在约翰逊接受BBC记者克里斯·梅森专访、承认任命平彻是一个“大错误”之后不到一个小时,卫生大臣赛义德·贾维德(Sajid Javid)突然辞去了职务。仅仅9分钟后,首相长期的政治伙伴、在“派对门”事件中同样遭到罚款的财政大臣里希·苏纳克(Rishi Sunak)也宣布辞职,连带从政府中退席的还有8位为内阁部长级成员充当议会私人秘书(PPS)的现任保守党议员。原本正在讨论应对通胀问题策略的内阁会议立即陷入一片混乱,记者们注意到大批人流开始在唐宁街10号进进出出,气氛相当紧张。

威克姆告诉本刊:“贾维德和苏纳克在辞职之前并没有互通声气。如果说前者的离开造成的影响还没有那么富于决定性,那么苏纳克的辞职对政府造成的破坏就是致命的。因为在过去几个月里,约翰逊的团队一直怀疑苏纳克企图角逐党魁之位。直到7月3日晚上,首相还在竭力安抚这位和自己住在一墙之隔的财政大臣;但不到48个小时后,苏纳克就毫无预兆地辞职了。这暗示了他的挑战计划已经开始启动,保守党内的不同派系正在发生分裂。”

约翰逊没有坐以待毙。一个小时之内,首相已经为两名“跳船”者找好了继任人:唐宁街幕僚长、一手协助约翰逊完成脱欧程序的斯蒂芬·巴克莱(Steve Barclay)接手了贾维德的工作,出生于伊拉克、拥有库尔德血统的教育大臣纳齐姆·扎哈维(Nadhim Zahawi)则成为新任财政大臣。约翰逊期待后者能继续推进自己近期承诺的减税议程,但扎哈维并未立即做出承诺。更多对政府丧失信心的高级官员和议员则在私下串联,并且提前准备好了辞职信。

7月6日成为决定性的一天。当天上午,约翰逊在议会质询中继续斗志昂扬地为自己辩护;面对反对党工党议员的尖锐提问,他放言称自己“绝不会主动辞职”。但当首相结束在下议院厅的公共发言之后,一连串坏消息开始传来:6位副大臣级官员、29名政务次官和议会私人秘书刚刚递交了辞职信。这是英国政治史上中央政府官员辞职最多的一天,也是最近90年来最不正常的一波内阁官员辞职潮。由于主要负责人成批离开,财政、教育、文化和贸易这几个重要的部级机构已经处于“停摆”状态;其中财政部的6位次官只剩下两个人,甚至无法正常签发文件。

迈克尔·戈夫(MichaelGove)就是在这个时间点上要求和约翰逊单独会面的。首相并不喜欢自己的这位地方发展大臣——尽管两人上世纪80年代就在牛津大学校园中相识,也都以擅长撰写富于文采的公共文章著称,但相似的经历反而使他们成为保守党内部的长期竞争者。2016年夏天,戈夫在一度表态支持约翰逊参选党魁的情况下,突然宣布自己独立参选,导致约翰逊黯然退席,这一事件被《每日电讯报》称为“五十年一遇的最壮观政治暗杀”。戈夫本人随后在第二轮投票中落败。而在2019年的党魁选举中,约翰逊成功击败戈夫,得报一箭之仇。尽管戈夫日后依然被任命了数个内阁大臣级职位,但一直被排除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之外,和首相的个人关系也从未彻底修复。

据《独立报》和《卫报》报道,在这次为时不短的会面中,戈夫直接建议约翰逊立即辞职。后者则用讥讽的语气回击道:“这种开暗枪的方式可真是太礼貌了,太像你了!”当天夜间,约翰逊通过电话免去了戈夫的职务。首相团队随后向新闻界释放消息称,戈夫被解雇是因为“对政府不忠”,这位反复无常的前大臣是一条“蛇”(比喻邪恶)。

但惩罚老对手无助于挽救约翰逊本人的命运。傍晚6时许,当首相从威斯敏斯特宫回到唐宁街10号时,他发现大批高级官员正聚集在这里等待他明确表态。文化大臣纳丁·多里斯(Nadine Dorries)、脱欧机遇国务大臣雅各布·里斯-莫格(Jacob Rees-Mogg)等坚定追随者承诺会继续支持本届政府,但他们也承认要求约翰逊辞职的议员数量已经“多到无法统计”。内政大臣普丽蒂·帕特尔(Priti Patel)发表了一番动情的陈词,呼吁首相主动辞职以保全颜面。威尔士事务大臣西蒙·哈特(Simon Hart)则递上辞职信,表示如果约翰逊没有在次日中午以前辞职,信的内容将被公布给媒体。最尴尬的出席者是“一日财长”扎哈维:他宣称由于受到同僚的压力,自己可能直接拒绝上任。

在与无任所国务大臣奈杰尔·亚当斯(Nigel Adams)等核心幕僚举行完闭门会议之后,约翰逊对自己的真实处境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他可以无视辞职潮、改组内阁并任命一批新部长,但许多议员已经表态不接受提名。现任党鞭克里斯·希顿-哈里斯(Chris Heaton-Harris)承诺会支持首相,然而他拒绝在媒体面前公开表态。更重要的是,已经有几名议员写信给“1922年委员会”,呼吁修改现行规则,立即举行针对约翰逊的第二次信任投票,逼迫他下台。

约翰逊最终在沉默中返回了位于唐宁街11号的官邸(从1997年起,英国首相改为入住唐宁街11号,办公地点则仍在10号)。7月7日,他早早醒来,自己起草了一份辞去党魁职务的声明,并在7时30分的早餐会上宣读给了团队成员。讽刺的是,直到这时为止,政府内部的“割席”潮还在继续——上任不到36个小时的教育大臣米歇尔·多内兰(Michelle Donelan)递交了辞职信,成为英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短的内阁成员,她还宣布会捐出自己的部长级遣散费。扎哈维则高调接受了媒体采访,呼吁首相辞职,并暗示自己有意成为继任者。到当天中午约翰逊公开露面时为止,参与这场“叛乱”的阁员和议会私人秘书的总数已经累积到63人,超过在任人数(179人)的1/3。

中午12时30分,面色苍白的约翰逊出现在了唐宁街10号的台阶上。他宣布自己将会辞去保守党党魁一职,并作为看守内阁首相继续领导政府直至继任者产生。在这个政治生涯的至暗时刻,惯于展示幽默细胞的“政坛胡迪尼”罕见地有些动情。他表示:“我想让你们知道,要放弃全世界最好的工作,我有多么难过。”

“魔术师首相”约翰逊的至暗时刻2当鲍里斯·约翰逊在2019年7月赢得保守党党魁选举,继而以55岁之龄成为英国第77任首相时,几乎没有人期待他能以“正常”的方式度过一个完整任期。毕竟,就在担任梅内阁外交大臣的短短12个月里,约翰逊已经把一切不宜触碰的禁忌都试了个遍:他在禁酒的印度锡克教寺庙里谈论威士忌关税,在缅甸吟诵帝国主义诗人吉卜林的诗句,批评内战中的利比亚没有“清理干净街上的死尸,学习迪拜好好搞经济”。《经济学人》杂志把2018年度“英国最糟糕政治人物奖”颁发给他,颁奖词写道:“从来没有一位政治家为辜负自己的党派和国家付出过如此之多的努力。”

但保守党人需要一个形象足够鲜明的人选来带领他们完成脱欧进程。毕竟,高开低走的特雷莎·梅在她的三年首相任期里几乎只做了巩固个人权力一件事,在制订脱欧方案时却屡屡诉诸拖延战术,最终导致执政党的几乎所有派别都和她离心离德。而言辞富于煽动性、一头金黄乱发的前伦敦市长约翰逊乃是疑欧主义(Euroscepticism)最狂热的鼓吹者之一;甚至可以说,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的实现以及前首相卡梅伦的下台,正是约翰逊在保守党内部“纵火”的结果。约翰逊雇用的选举顾问林顿·克罗斯比(Lynton Crosby)和政治策略师多米尼克·卡明斯(Dominic Cummings)则成功地说服大多数保守党议员相信:脱欧进程已经成为决定整个保守党政治前途的分水岭,而只有约翰逊具备足够的领导力和才智去解决这个问题。有鉴于此,忍受这位新首相的口无遮拦、党同伐异,甚至他那不修边幅的造型都是值得的,也是他们必须付出的代价。最终,约翰逊以压倒性优势战胜竞争对手,如愿登坛组阁。

“政坛胡迪尼”也的确如约完成了脱欧这项使命。事实上,尽管欧盟副首席谈判代表、德国人萨宾·韦安德(Sabine Weyand)曾经讥讽说“英国人几乎把制订脱欧方案的文书工作外包给了我们”,但“无协议脱欧”这个最坏选项毕竟被避免了。约翰逊甚至还奇迹般地赢得了绝大多数英国选民的支持——在2019年12月12日提前举行的大选中,保守党一举拿下下院650个议席中的365席,比主要反对党工党多出163席,取得了自1987年以来最辉煌的一场选举胜利。那些身处中北部传统工业区、曾经长期充当工党票仓的中低收入选民,如今转而把选票投给约翰逊,只因为他承诺会结束持续近10年之久的财政紧缩政策,广泛升级东北部和中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投入。而约翰逊为2020财年制订的开支增长计划额度也的确超过了300亿英镑,这直接导致希望控制赤字规模的财政大臣贾维德挂冠而去。首相本人却为20年来规模最大的财政刺激措施收获的“鲍里斯反弹”(Boris Bounce)自得不已。

2019年大选前夕,几家英国民调公司在伦敦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些选民。他们模仿2016年美国大选时特朗普的竞选口号,制作了一份“你希望令英国再度____”的问卷,期待获得最有代表性的答案。在回收的问卷中,许多人填上的那个词是“正常”(normal)——经历过漫长的紧缩时代和脱欧带来的冲击,普通英国人只希望能尽快回归到收入持续增长、购物中心熙熙攘攘、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尊重的美好旧时光。而约翰逊的公众形象和过往履历,尽管并不符合英国人对于伟大政治家的传统看法,但在这个本土主义、大众主义盛行的时代反而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正当性。情绪推动着人们相信:既然这个人已经获得了理论上稳固的五年任期,那么是时候等待他一一兑现自己的承诺了。

他们最终等到的是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以及英国成为G7成员国中第一个滞胀国家的命运。

事实证明,约翰逊政府从一开始就低估了脱欧对英国劳动力市场造成的影响。廉价外籍劳工的成批离开,以及“大流行”造成的入境困难,使得英国在2020年春天以来的两年半中失去了44万名青壮年劳动力,其中大约半数是从前的欧盟工人。至于约翰逊和财政大臣苏纳克力推的财政刺激政策,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像美国那样诉诸减税,而是单纯地增加短期开支,结果不仅造成负债率进一步攀升(英国政府债务总额在G7国家中仅次于意大利),还带来了巨大的浪费。英国卫生部在去年年底承认,新冠疫情初期他们抢购的防护用品中有5亿英镑的货品根本不符合使用标准,另外47亿英镑的购买额则属于严重溢价。而在2021年冬天的欧洲能源危机中,英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LNG)总量已经超过了实际消费需求,却没有任何储存设施来处理库存,只能降价1/3后匆匆抛售出去。

劳动力市场疲软和能源供应链的波动相结合,使英国成为新冠疫情期间经济增速放缓最快、物价上涨势头最猛的主要发达国家。IMF欧洲部主任阿尔弗雷德·卡默(Alfred Kammer)在今年5月预测,英国今明两年的物价上涨率将达到13.1%,这一数据位居G7国家之冠,而有限的增长将从2022年底开始陷入停滞。实体经济投资长期不足的问题在过去三年里也没有出现实质性改善;相反,由于约翰逊急于更快地完成脱欧谈判,英国在最终出炉的方案中实际上蒙受了更多不必要的损失。前英国财政副大臣私人秘书、伦敦智库“政府研究院”项目主管吉尔·鲁特(Jill Rutter)在2020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指出,和特雷莎·梅内阁制订的相对审慎的方案相比,约翰逊政府激进的脱欧计划会导致英国人均收入进一步下滑2.5%。诸如服务贸易、制造业供应链等细节实际上根本没有安排妥当。

讽刺的是,约翰逊本人实际上也意识到了这一点。6月13日,英国外交部单方面提议对脱欧协议中的《北爱尔兰议定书》进行修改,意图遏止“软边界”问题(在现行脱欧协议下,北爱尔兰事实上留在了欧盟单一市场中)在北爱地区造成的政治离心倾向,引发德国、爱尔兰等国强烈不满。归根结底,约翰逊为了促成在2020年12月31日如期脱欧,接受了在北爱和英国之间设置条款复杂的“软边界”,并对欧盟的一系列要求照单全收。而一旦察觉这一安排对北爱亲英派政党民主统一党(DUP)的支持率造成了重大冲击,便又首鼠两端,试图变更已经生效的文件。这种缺乏远见、只看短期收益的思路,实际上也是约翰逊政府在其三年任期内,最重要与最突出的政策特征。

“魔术师首相”约翰逊的至暗时刻3比起带有结构性因素的经济问题,更令人失望的是约翰逊那种兼有自负和任性的行事风格开始故态复萌。他的信口开河以及带有表演性质的夸张姿态在保守党内部早已声名狼藉,只是2019年时的克罗斯比和卡明斯成功地使众人相信,“2.0版”的鲍里斯已经变了,变得更“正常”也更有责任心了。但这种表现只持续了短短几个月:新冠肺炎疫情开始之后,英国因感染致死的总人数超过18万人,将近2300万人成为确诊病例。约翰逊本人也一度染疫入院,并在ICU中抢救多日。但公众对首相健康状况的同情,很快就让位于对政府迟缓的应对策略的不满(下院新冠疫情调查委员会称之为“英国历史上最重大的公共卫生失败案例之一”),以及对约翰逊本人的怒火。原因是从2021年底开始,人们震惊地发现,整个疫情期间约翰逊夫妇一直在违反聚会禁令,一次次举办大大小小的私人派对。

这桩关乎首相本人政治操守和公众声誉的丑闻,最终在伦敦小报那里得到了一个“派对门”(Partygate)的别称。苏·格雷主持的调查显示,从2020年5月到2021年底,约翰逊夫妇先后在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花园以及内阁办公室举办了至少16场大大小小的派对,包括他们夫妻两人的生日宴会、圣诞晚会以及其他非必要聚会。至少83人曾经出席过这些违规派对,其中有首相夫妇、财政大臣苏纳克、约翰逊的多位秘书以及一大批政府工作人员,约翰逊的团队甚至用工作邮件召集同事在下班后违规聚会。而约翰逊本人面对媒体曝光的可靠证据,不仅屡次狡辩,还示意妻子宣称“自带酒水召开小型工作会议属于正常的办公方式”。苏·格雷报告中载入了9张首相开怀畅饮和举杯祝酒的照片,据《每日镜报》报道,派对期间还发生过多场因为饮酒过量导致的住院和口角事件。当普通英国人被迫承受疫情风险以及社交禁令的约束时,首相夫妇却在满不在乎地举行派对,愤怒的呼声开始从下院内部传出。

“派对门”仅仅是约翰逊政府在过去一年多间密集爆发的一系列丑闻的开始。2021年4月下旬,已经离开政府并且和约翰逊反目成仇的卡明斯公开指控首相曾经违规接受支持者的政治捐款,对自己在唐宁街11号的官邸进行装修。议会委员会随后的调查显示,这笔11万英镑的装潢费用实际上是由上院议员兼保守党前副主席、著名金融家布朗洛(David Brownlow)男爵垫付给家装公司的,布朗洛同时也是保守党最重要的捐款者之一。尽管约翰逊声称他已经还清了这笔借款,委员会还是判定保守党方面没有“正确报告”捐款问题,需要支付1.78万英镑的罚款。

“魔术师首相”约翰逊的至暗时刻42021年10月,保守党下院议员、卡梅伦时代的环境大臣欧文·帕特森(Owen Paterson)被曝光从2010年起就在北爱尔兰医疗保健公司Randox担任兼职顾问,每月领取超过8000英镑的“咨询费”。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后,帕特森曾经两次帮助Randox获得总额4.8亿英镑的政府采购合同。他还为另一家北爱食品制造商从事过有偿游说。这些活动要么不曾申报,要么有意隐瞒了若干重要细节,经独立标准专员披露后引发了一场风波。11月5日,帕特森主动宣布辞去议员之职,其遗留的议席在补选中也落入自民党手中。而约翰逊为了答谢帕特森在脱欧问题上对自己的长期支持,在保守党内部就该事件进行表决时竟拒绝支持对帕特森执行停职处罚,全国舆论一时为之哗然。

进入2022年,和保守党政客有关的丑闻已经变得越来越耸人听闻。4月11日,49岁的下院议员伊姆兰·艾哈迈德·汗(Imran Ahmad Khan)被检方指控曾在2008年性侵一名15岁男孩,因此获刑18个月。到了4月29日,另一位议员、下院环境和食农问题专责委员会主席尼尔·帕里什(Neil Parish)也被检举至少两次在开会时用私人手机观看成人影片。两人的议员身份很快被褫夺,补选结果则以保守党失利而告终。职业政客公共与私人道德的双重堕落,和“派对门”调查的持续发酵结合在一起,使约翰逊不仅在一般民众心目中地位一落千丈,在其他保守党政治家眼里也成为拖累和包袱。一个任人唯亲、对本党成员缺乏监督精神和领导力,同时在议会质询面前公然避重就轻、搬弄事非的政治小丑的形象已经呼之欲出;而一连串的补选失利结果显示,保守党正在被他们的党魁所拖累。

但鲍里斯·约翰逊并不打算接受一场自然发生的Borexit(脱鲍)。如同下院议员、前运输副大臣杰西·诺曼(Jesse Norman)所嘲讽的那样,“在经济陷入困境、通胀飙升、增长乏力之际,这个人依然在玩弄公共话题,并制造一系列文化和政治冲突,只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为了完成政治自救,约翰逊开始利用备受关注的乌克兰问题:2月1日,他主动前往基辅访问,宣称“欧洲正在面临几十年来最大的一次安全危机”。俄乌军事冲突正式爆发后,英国不仅带头参与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还宣布向乌克兰提供总额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在数量和速度上都抢在了欧盟各国之前。5月3日,约翰逊更是通过视频连线在乌克兰国会发表演讲,成为第一位采取类似行动的西方政治家。这种吸引眼球的策略,一度对他本人的政治形象有所帮助;但随着国内丑闻再度升温,外交已经无法挽救支持率。

“魔术师首相”约翰逊的至暗时刻5在6月6日的党内信任投票中,约翰逊一度涉险过关,展现了“政坛胡迪尼”声名在外的脱逃术。不过到这时,已经没有多少人再信任他的领导力了——作为一名声名在外的机会主义者和权力政治的高阶玩家,约翰逊在保守党内部从来都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坚实后盾。卡梅伦和梅曾经试图借重他的外部影响力,最终却被他背叛;这反过来又影响到了戈夫、苏纳克乃至扎哈维与约翰逊的合作关系,导致他们之间也弥漫着一种尔虞我诈的诡异气氛。在竞争对手信心不甚充分,并且保守党在下院的议席优势不够显著的2019年,约翰逊尚可利用自己旺盛的权力欲以及作为选举专家的昔日名声,从内部竞争中脱颖而出。但在2022年的今天,他的“历史资产”被证明已经大大贬值,同僚遂也毫不犹豫地将他抛弃。尽管他依然拒绝立即辞去首相之职,指望为自己保留最后的颜面抑或卷土重来的希望。

由于本届议会的任期可以持续到2025年1月,并且保守党及其盟友拥有80席的相对优势,因此下一任英国首相无须经由大选产生,而只需在执政党内部角逐。现在,博彩公司关注的焦点已经转移到了最有希望的党魁竞争者身上。根据天空博彩(SkyBet)7月7日开出的赔率榜,国际贸易副大臣彭妮·莫当特(Penny Mordaunt)和苏纳克目前处于角逐新党魁之位的有利位置,另外三名呼声较高的候选人则是国防大臣本·华莱士(Ben Wallace)、贾维德以及外交大臣丽兹·特拉斯(Liz Truss)。不过,随着华莱士的公开退选以及扎哈维、运输大臣格兰特·沙普斯(Grant Shapps)、总检察长休拉·布瑞弗曼(Suella Braverman)、前外交大臣杰里米·亨特(Jeremy Hunt)这几位有力人选的报名登记,公开角逐党魁之位的保守党政治家已经增加到至少9人。按照英国政治惯例,他们中间最后的胜利者将会接受女王的提名、出任新一届首相,继续完成约翰逊留下的直到2025年1月的任期,并承担这个职位的风险。

2007年时,还是一位普通下院议员的约翰逊曾经宣称“未经全国性选举就更换首相不符合民主政治的原则”,但他在2019年却毫无心理负担地接受了党内选举带来的首相职位,并在三年后因为类似的原因从政坛最高处跌落。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鲍里斯·约翰逊绝不会像他的两位前任卡梅伦以及梅那样安然接受下野的命运:故事未完待续。 英国约翰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