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骨再生

作者:袁越

软骨再生0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病,全世界大约有一半的中老年人受此影响,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这种病的病因是两个关节之间的软骨被磨薄了,失去了对关节的润滑和缓冲作用。如果能想办法让软骨再生,就能治好这个病。

人类的软骨到底能不能再生呢?医学界在这个问题上存在很大争议。传统意见认为不能,因为人类软骨组织内部没有毛细血管,因此也就无法为组织再生提供必要的修复细胞和营养物质,所以这一派学者认为骨关节炎是无药可治的,市面上流行的两种关节保健品葡萄糖胺和硫酸软骨素只是安慰剂而已,起不到什么效果。病情严重的病人只能选择安装人造关节,就好像牙坏了只能装假牙一样。

但是,软骨组织内部是有活细胞的,正是这些软骨细胞分泌的纤维蛋白构成了软骨组织的主要成分。很难想象这些活细胞没有某种再生机制,从而弥补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的细胞死亡,所以最近几年一直有科学家在寻找软骨组织的再生迹象,研究其背后的再生机制,他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软骨再生的迹象被发现了,其背后的机制叫作“动态加载”(Dynamic Loading),关节滑液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科学家们发现,关节滑液除了能提供润滑作用之外,还能代替血液,为关节处的软骨组织带去所需的营养物质。但关节滑液不像血液那样由心脏提供动力,必须依靠关节自身的挤压和扩张等动态过程才能循环起来。事实上,这就是为什么预防关节炎的最佳方式就是坚持锻炼,从而加速关节液的循环,为软骨再生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

坏消息是,人类关节软骨组织的再生能力非常有限,这就是为什么中老年人会得关节炎,而且这种病如此难治的原因。更有意思的是,杜克大学医学院的骨科专家弗吉尼亚·克劳斯(Virginia Kraus)等人通过对不同关节的蛋白质合成能力的研究,发现人类踝关节的软骨组织再生能力最强,膝盖次之,髋关节最差,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类很少患踝关节炎,而髋关节炎的发病率又是如此之高。

这篇论文发表在2019年10月9日出版的《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克劳斯称其为“人类的蝾螈遗迹”,因为蝾螈的肢体再生能力便是末端最强,靠近躯干的部分相对较差。

软骨再生机制的发现启发了一种名为“关节牵引术”(Joint Distraction)的新式疗法,初步结果证明确实有效。顾名思义,这个方法需要用外力将关节向两边拉伸,然后在关节中间插入楔子,使得上下两个关节面之间维持一个约为5毫米的空间。关节滑液将会填满这个空间,为软骨的再生过程提供充足的营养。通常情况下,整个疗程将会持续6周的时间,在此期间病人可以继续走路,不影响生活。

2022年3月出版的《风湿病学》(Rheumatology)杂志刊登了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UMC Utrecht)的骨科专家梅林·詹森(Mylene Jansen)博士撰写的一篇论文,作者和同事们用核磁共振技术(MRI)测量了接受这一疗法的患者的软骨,发现其厚度普遍得到了增长,而且这一效果可以维持10年以上。 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