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负熵生活
作者:德琨若鱼童话里,后妈在灰里倒了一碗豆粒儿,限时让灰姑娘把它们拣出来,否则就不许她去参加舞会。好在来了一群鸟,帮忙用嘴把豆粒儿一颗颗地拣到碗里。后妈把豆子倒到灰里,增大混乱度,为熵增;将豆子挑拣出来,放到碗中,需要时间和能量,这是负熵。
服装店的店员说:“欢迎光临,请随意挑选……欢迎光临,请不要乱翻……”小姑娘擅自更改工作用语,表达对顾客把S、M、L码衣服混乱放置的不满,但是后半句声音很轻,我在她身边勉强听到,她说完后狡黠一笑,颇有阿Q精神。自助、超市型的成衣店给顾客营造了轻松的购物环境:平等、整洁;人们习惯从叠得整整齐齐的货柜上抽取想试穿的衣服,无视挂在衣架上的样衣,正如从冰柜深处掏出同样包装和日期的鲜奶盒一样,这代表没有被人试穿或触摸过。为了新一批顾客的购买体验,理货员需练就快速叠衣的本领,一旦将货品摆放整齐,感官上就和刚从工厂流水线下来的一样,顾客越是觉得自己拥有一手的权利,商品被带回家的可能性就越大。
把衣服弄乱很容易,反过来叠整齐费劲,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热力学第二定律:万物都有向无序和混乱发展的趋势,且没有最大值。物理学家用“熵”对其做定量评价,越乱熵越大。晋朝傅玄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熵增的定义上较物理学家更先知先觉、更人文。再比如白色污染,高分子材料在为人类服务后,因其价值低,被人类抛弃,又因其密度小,总是浮现在地表,干扰人类视觉和生活而被发现、被厌弃。
值得庆幸的是,生命的新陈代谢形成负熵,我们摄入林林总总的食物,如猪肉,其提供能量使得原子的有序组合转化为人体紧实且强健的机体组织。什么时候达到峰值呢?40岁?50岁?科学统计说,当早晚体重差值小于0.8千克时,代谢减缓,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帮助原子整齐排列,体内就会出现自由基、垃圾,混乱程度高,是为增熵。同样是50岁的人,有的身体发福,有的足够自律、坚持健身,保持负熵生活。
数年前,二哥因为医生误诊,数月间就离开了人世。与医生对簿公堂,医生无可应答,只说:“这个病总归会死人的。”四弟挥舞拳头,想冲上去砸碎他的机体——反正早晚会散架的。北京大学的饶毅教授把死亡说成“人体所含全部原子再度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回归自然”,但是这些原子在散架之前,应该“经历物性的神奇、产生过人性的可爱”。 负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