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球场正百年

作者:张斌

中央球场正百年07月3日,星期日,夏日阳光普照伦敦城,爱网球的人们希望这明媚能完美地与夜幕交融,请那恼人的急雨暂且远避,这一日教堂路上的全英俱乐部中央球场将迎来百年之庆,网球世界的荣光之日。

中央球场,再熟悉不过的网球语汇,尊贵与荣耀之地。深究一下,这个名词原本是由全英俱乐部所创,为人类最古老的网球赛事温网所专有,可上溯至遥远的1881年。1922年,场地迁至如今的教堂路上,及至当下,已是百年。温网14天正式赛程,第一个周日恰在中间点上,因此获得别名“中间周日”。赛事渐入佳境,轻松的假日,明亮的夏日里,就该是专属于网球的日子。这一天里,温网将深情赠票回馈赛场周边民众,邀请学校、慈善和社区团体人士入场观赛。已是第135届比赛,在这个中间周日,1500名来自乌克兰、阿富汗和叙利亚的难民受邀在可容纳1.5万名观众的中央球场内,分享百年荣光,看曾在这里叱咤风云的传奇球手们重新入场,有耄耋、有白发、有发福、有正青春,也有要乘势归来的。

40年前在这片球场上熠熠生辉的麦肯罗如今已是六十有三,一头白发,由他和英国著名网球女主持人、1977年法网冠军苏·贝克尔一道主持百年庆典再合适不过了。一个是温网三冠,一个是晋级至温网半决赛,当他们通过最后一道门步入中央球场时,一定抬头注意到了分挂两侧的小德和巴蒂的捧杯照片,那是属于卫冕冠军的殊荣,而嵌在墙上的那句话则属于所有曾从这里走过的人们——“如果可以与胜利和灾难相遇,那就请将这两个冒充者当成一回事吧。”这是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普林的名作《如果》中的名句。

中午1点半,中央球场第一场比赛结束,第二场比赛来临前,全英俱乐部用40分钟时间浓缩这百年历程,与世界分享。从1874年温网元年,赛场内便设有王室包厢区,给予王室至高礼遇,如今坐在那里观赛的依旧是非富即贵且有名的观众。而这个中间周日有特别安排的歌声传来,81岁的克里夫·理查德爵士清唱一曲《夏日假期》,全场轻声应和,这让很多人的思绪一下子回到1996年7月3日。那天阴雨绵绵,原本在中央球场进行的男子四分之一决赛被迫推迟一天,观众在看台上久久不愿离去,克里夫·理查德主动高歌《夏日假期》,娱乐苦苦等待中的人们。26年后,中间周日运气不错,阳光下清风习习,恭迎传奇。

百年过往,26位冠军到场同贺,有些面孔、有些名字略感陌生,老迈亦如我们老去的双亲,五六十年前他们是这里的主宰。致敬了,84岁的拉沃尔和80岁的玛格丽特·考特,同为澳大利亚名宿,前者是公开赛时代里唯一一位一年内赢得全满贯的男选手,后者的24个大满贯冠军纪录让后人视为誓要超越的丰碑。久违了,埃德伯格、辛吉斯、伊万尼塞维奇、休伊特,让我们可以回到最初爱网球的日子。加油吧,哈勒普、纳达尔、小德、大威、穆雷、科贝尔,你们继续精彩定义这项运动。闪耀吧,比利·简·金,20次在这块场地上赢得冠军,在场外作为超越运动的独特标志,推动时代和文明进步的每一份努力都一一被载入史册。与之有几分相似的“女金刚”纳芙拉蒂洛娃曾在这里九度夺冠,但是偶染新冠,也只好对百年一聚说声抱歉了。八次夺冠的小威未曾现身,她该是回家陪儿子了,一轮战让她没有理由再留在伦敦了。

最后出场的是在中央球场中创纪录地八次捧杯的费德勒,全身黑色西服配以白色球鞋,庄重而又积极呼应眼前这片绿草如茵,感慨自然很多,但最打动人的还是那句不经意间的承诺——至少还会在这里再比一次的。此话一出,费德勒的支持者们唯一的回应就是——说话要算数啊!夏日结束,9月里,拉沃尔杯,40岁费德勒的回归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