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京沪两地分居生活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会飞的鱼

疫情下的京沪两地分居生活0去年年初,老公用了很长时间下决心离开工作了8年多的公司,准备去上海发展。为了他的职业发展,作为妻子的我唯有支持。对两地分居当然是有担忧的,专门去知乎搜索一番,发现也没什么高明的分享,但看看周遭,真有不少同样的案例。高铁和互联网似乎消解了空间上的阻隔,让跨地域工作生活变得寻常。我家的情况是,女儿7岁了,我觉得平日一个人带娃问题也不大,周末他回家也很方便。况且,中年夫妻真的是,距离产生美。

起初他一两周就回一次北京,平日全家尽量每晚视频通话。他有事不能回来的周末,我和女儿安排得很满,上课外班、看电影、逛超市,想吃垃圾食品就点,随心所欲,“无法无天”。周末爸爸回来两天,哪儿也不去也有意义,经常楼下玩玩拍球、沙包游戏,小朋友就高兴得不得了,有一次还开心地写进了日记。周日下午6点钟,人家又准时背上背包回上海了,我在楼上看着他骑上小黄车赶地铁奔赴北京南站的背影,总是感到一阵酸楚。两地奔波的日子,爸爸变得特别有耐心,父女感情升温,我们夫妻双方彼此的脾气也温柔了不少。果然距离是个好东西。

2021年是我们家两地分居的第一年,全国疫情总体平稳,偶有波澜,我和女儿千方百计趁小长假去了趟上海,看看他生活的小区,走走不一样的上海街道。住在异地的小家里,只要是一家人团聚,就异常温馨。

去年12月开始,因为冬奥会,规定回京前、到京后都要做核酸检测。他保持最长时间两周一回的节奏被打破了。刚开始不了解情况,有一次周末回京后,因为马上又要离开,便没有在北京做核酸检测,离京返沪后健康宝立刻就弹窗了。无奈找社区,社区根本不管人在外地的情况,焦虑了两周后健康宝才恢复正常,中间两个周末想回京也回不来。谁能知道这只是小小的开端。

1月上海疫情出现波动,他怕回京后不能正常返沪,退了票和订好的温泉酒店,周末没回来。我很郁闷,周末线上没怎么理他。18号北京又闹疫情,整个春节都摇摆不定。每天硬着头皮连线,隔着两地怄气,怄着怄着觉得没意思就翻篇了。还好过了一个正常的春节。

今年2月底,小区隔壁封楼,我们楼也面临低危,他因为之前还出差去过有病例的城市,属于非必要不进京的情况,然而还是冒险半夜回来了,刚好距出差满14天,我们楼也有惊无险没有受疫情影响。周末一家人干了不少事,买了全新的家什,网球羽毛球合家欢非常欢乐。

然而,回去之后,3月初,上海“爆雷”。乐观的我总觉得,毕竟是上海,一个月总行了吧,然而一个月后是更严重的全城封控,且越来越没有尽头。我还笑他,上半年你是回不来了,谁知竟眼看一点点成为现实。历经清明节期间上海物资抢购风波,整日抢菜团购,惶惶不可终日,之后就是漫长的居家、做饭、核酸……在不可思议中度过艰难的两个月抗疫之旅。

而北京,正巧是我们家周边,从4月底也开始成为风暴中心。无尽的管控期,一再延长,到解封足足历经25天。同样的不可思议,也是一家人的遥相呼应。我整日与女儿厮守,“相依为命”,在吵闹中惊讶8岁的她已长大成人,她上课我做饭,每天累得七荤八素,下楼参加小区放风“团建”,在孩子们的欢歌笑语中与邻居更加熟识。面对邻居们对我家“爸爸去哪儿了”的友善问询,只能回以一个不可思议的“在上海”,收获一众“你太不容易了”的感慨。

从2月底他冒险回京到如今,已经三个月了,还不能团聚。“烽火连三月”,疫情可能是我们这一代经历的别样“战争”吧!

本栏目投稿邮箱为:[email protected] 分居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