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精选 | 运动家的魅力与价值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往期精选 | 运动家的魅力与价值0>">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伟大的运动员要靠书本,要靠录像,要靠人们的讲述流传;伟大的艺术家会留下自己的作品,但也靠人们的讲述流传。所谓“神迹”,很大程度上是讲述中的再塑造。

往期精选 | 运动家的魅力与价值1>">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女排的10个冠军不是靠喊口号激励、奋力训练就能得到的,它是一代代教练和运动员对于排球运动规律的钻研和掌握的结果。那些听起来耳熟能详到有些俗气的口号,其实是胜利的方法论。

往期精选 | 运动家的魅力与价值2>">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有人问郎平,女排精神是什么?她的答案是:“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往期精选 | 运动家的魅力与价值3>">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人们究竟凭借什么记住一次奥运会呢?也许1988年汉城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兴奋剂丑闻?1992年是高敏的冠军?1996年是刘易斯的跳远?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记忆,古希腊的语言中,所谓“英雄”处在凡人与神之间,菲尔普斯的金牌就是他给北京奥运会留下的“神迹”。

往期精选 | 运动家的魅力与价值4>">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在那本《我是刘翔》的书里,初二的体育插班生刘翔,说下了课前后排的同学都会围过来听他讲比赛的故事,“说心里话,这种感觉,真好——被围在中心,有同龄人用带着些许崇拜的眼神看着你”。对于个人或者国家,这种情感与角色需求,刘翔界定它很“温暖”——有例外吗?

往期精选 | 运动家的魅力与价值5>">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新老女排的不同,60年代的中国女排主力二传董天姝对记者说:“老女排的成功是集体急于得到世界认同的极端表达,而17年后的冠军更多是在个人寻找并证明自我价值之中被实现。”“中国体育同样在勾勒着这样的曲线。”

往期精选 | 运动家的魅力与价值6>">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NBA 专家苏群字斟句酌、很认真地评价说:“他是中国人在美国、在世界最大的一块广告牌。”刚从美国回来的博士后史安斌更学术的判断是:“(姚明)代表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身份。”

往期精选 | 运动家的魅力与价值7>">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毕竟,人人都会失败、老去、变化。”菲尔·杰克逊说。然而,乔丹没有失败,他留下的是一个永远胜利的神话,天生的王者风范。这个神话将诱惑无数人去争取胜利,而那些自陷于失败的人会被认为是荒谬的、不可理喻的。NBA新赛季开始了,所有的人开始争取胜利。

往期精选 | 运动家的魅力与价值8>">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从锻炼体能和雕刻肌肉的角度比,滑雪不如朋友圈的常驻运动,它的动力来自于势能转化为动能。对于偏爱速度的人来讲,不用费劲儿就能获得快感,并且不像坐在汽车里那样隔着金属的外壳,而是身体零距离地与自然接触,从崇山峻岭极速下降就像一种飞翔的艺术。

往期精选 | 运动家的魅力与价值9>">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运动与学习之间并不矛盾,不仅不矛盾,而且运动是学习最佳的准备。就像哈佛医学院教授约翰·瑞迪所说:“运动能激活孩子用来学习的所有大脑细胞,它唤醒整个大脑。”

往期精选 | 运动家的魅力与价值10>">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哈尔滨唯一一家正规注册的花样滑冰俱乐部总经理杨志刚告诉我们,2010年冬奥会刚结束,《哈尔滨生活报》的100多名小记者就来到俱乐部采访,观看花样滑冰的训练。这是多年来少有的盛况。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