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2023财年国防预算请求中的两个“新高”
作者:宋晓军当地时间3月28日,拜登政府向国会提交了2023财年国防预算请求。鉴于3月11日拜登刚签署了达7820亿美元的2022财年国防预算,而这次增幅再达4.1%的国防预算请求自然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关注。随后,有一位媒体朋友问我怎么看这次总额达8133亿美元(国防部为773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请求。对此我的回答是:我更关注的是预算中的两个“新高”。
在拜登政府提交了2023财年国防预算的同时,美第一副防长希克斯(Kathleen Hicks)第一时间在国防部新闻发布会上做了诠释。她提到了两个“新高”:一是“20年来最大的一次加薪”(军人、文职人员加薪增幅为4.6%);二是研发测试/评估(RDT&E)“是有史以来最大一笔投资”(为1301亿美元)。那么衡量这两个“新高”的标准是什么呢?第一个“新高”是“有案可查”的,即上一次美国防部给军人和文职人员加薪增幅达到4.6%是2003财年,此后20年里增幅都低于4.6%。而第二个“新高”也是“有案可查”的。比如从1980财年以来将RDT&E开支单列在国防预算中后,虽然“冷战”后在克林顿政府和奥巴马政府期间增幅有所下降,但其数额1301亿美元绝对是“史上最高”。
接着再说这两个“新高”之间的关系。先看为国防部请求的7730亿美元中几大“板块”资金的排序:人员开支约1738亿美元;武器装备采购开支约为1459亿美元;战备开支约为1347亿美元;研发测试/评估为1301亿美元。其中表面上看人员开支最高似乎是因薪酬的提高,但其实2022~2023财年军人总员额反而减少了(除太空军、空军分别增加了199和94人外,陆、海军和陆战队分别减少了3000人、1184人和249人)。也就是说,平均人员成本提高了。其实这也是现实。美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2021年9月发的一份报告显示,自1973年美军实行全员志愿兵役制以来,随着美军兵员人数下降而人员开支增幅却越来越大。从1999至2010财年人员数额仅增长了3%,但人员开支却猛增了76%。对此,美官方和智库都认为要设法抑制人员成本上升的趋势,否则美国防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提到“要设法抑制”,就要说到约1301亿美元的RDT&E开支这第二个“新高”了。1301亿美元不仅数值是“新高”,同时也是多年来与同年度武器装备采购费1459亿美元最接近的数额。而后者则不仅比2022财年下降了7%,而且比“冷战”高峰期的上世纪80年代占全部国防预算的比例下降了约40%。那么这与前一个“要设法抑制”的“新高”有何关系呢?简单说就是,通过加大投资新技术、研制新武器装备和减少采购传统武器装备,进而改善第一个“新高”不可控制的发展趋势。举个简单的例子,研究表明,无人机的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成本,就比有人战机的人员成本要低很多。也就是说,从长远看,第二个“新高”是为了抑制第一个“新高”的趋势而设计的,其目的是为了使国防预算的配置更平衡、合理。
听到这儿我那位媒体朋友就问我:3月31日解放军将开始施行新的《军士暂行条例》及配套法规,未来是否也会面临志愿兵役制人员(军士)的成本上升问题呢?对此我回答说:其实之前解放军进行的“军改”中大幅削减非作战机构的军官员额,就是为增加一线作战部队的军士员额提供了资金支撑。同时,“十四五”开始施行的新版《国防法》中专门强调了“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而这句话也是对今年3月31日开始施行的《军士暂行条例》和《军士职业发展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配套法规的一种保障。 预算控制国防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