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咖啡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May与五月

晕咖啡0周五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将公司的咖啡机旋钮调至一杯美式的量,选择最小的豆子浓度。待美式出杯完毕,直接倒入250毫升的牛奶,搅拌搅拌就完成了一杯简易咖啡。说是咖啡,倒不如称之为咖啡味的牛奶更为准确。

回座位没五分钟,同事姐姐端着一杯拿铁过来了。“我做了一杯咖啡给你,感谢你这么尽心帮我做×××。”她随即想到什么,又多问了一句:“你喝咖啡吗?”

摆在我面前的这杯热拿铁正散发着深邃柔和的香味,顶部还有一个爱心拉花。如此诚意满满,我岂有不喝的道理,“我喝的”。于是那个早晨,我破天荒地连灌了两杯拿铁。接近中午,我发现事情开始不对,久违的心跳又来了。

我冲着对面工位的同事姐姐说:“完了完了,我早上喝了两杯咖啡,现在心跳得很快。”她即刻大手一挥:“快!多喝水!稀释一下自己。”我被她的方法逗乐了,不愧是理工科的解决思路。

以往每到下午,我总会有那么十几二十分钟处于极度倦怠的瞌睡状态。可那天下午,我感觉自己是一架被人上紧了发条的半永动机,精神抖擞,思维敏捷,打字飞快。纵使敌军千军万马,也只能鞭长莫及——谁都别想让我停下来。

不妙,相当不妙。我深吸一口气,捧起手边475毫升的大容量马克杯,缓慢匀速地补充水分,试图通过这种方式缓解一次性摄入过量咖啡因对心脏的冲击。咖啡因余党的活动范围逐步缩小,直到晚上才基本消停,所幸没有对睡眠产生干扰,但思来想去还是有些后怕。

这次距离我第一次因为咖啡而心跳加速,已经好几年了。

那是我工作的第一年。紧邻办公室的走廊里摆了一台咖啡机,当时喝咖啡的人并不多,只有少数几个同事会象征性地在午后困顿时,给自己打上一小杯黑黑苦苦的咖啡。

闻了几天咖啡味,我开始好奇了。于是在某个从清晨就直逼38℃的天气里,我决定给自己打一杯醒神的咖啡。一份浓缩,无奶无糖,咕嘟两口就空杯了。

奇怪的是,想象中精神振奋的状态并没有如期而至,倒是明显感觉心脏扑腾扑腾地跳,紧接着胸口发闷,像是夏日晴朗的天色陡然间被拉上了阴郁暗沉的画布,一派将雨未雨的模样,心里七上八下的。

当时误以为自己中暑了,匆忙和老板打过招呼,回家睡了一觉才算缓过来,再后来发现自己连喝鸳鸯奶茶都会有头晕心跳的反应。

回顾几次头晕心跳的经历,我找出了其中共同的因素:咖啡因。又经过上网查证,才知道原来有咖啡因不耐受体质。

当时大为可惜,世界如此美好,而我居然晕咖啡。

又过了几年,我突然想明白了,一个不知自己深浅的咖啡新手,居然大无畏地尝试浓缩一口闷的豪放喝法,怎能不令身体抗议呢?再后来经过小心翼翼地尝试,发现小剂量的咖啡因不会导致头晕心跳的不适感,也就神经大条地放松警惕了。谁曾想大意失荆州,还是翻车了。

我再也不敢狂妄地连喝两杯咖啡了。 咖啡因咖啡咖啡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