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会大幅反弹吗?

作者:谢九

去年10月到年底,全国70个大中城市,有50多个城市的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下跌,60多个城市的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1月份房价数据,70个主要大中城市的房价“环比降势减弱”,下跌的城市数量明显减少。1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分别有39个和55个,比上月分别减少11个和8个。

从具体价格变动来看,在新建商品住宅中,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6%,二线城市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1%,三线城市价格环比从上月下降0.3%转为下降0.2%。从二手房价格来看,一线城市环比上涨0.1%,涨幅与上月相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三线城市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从统计数据来看,1月份的房价环比变动,或是由降转升,或是降幅缩小,总而言之,从去年四季度以来的连跌趋势开始有所回稳。

这一轮房价之所以开始出现止跌的迹象,很大程度上与各级政府的救市有关。去年年底至今,楼市的各种救市行动就逐渐展开,并且持续升级。去年的救市主要集中在房价下跌较快的四线城市,从不许开发商恶意降价到降低首付比例等等,到了现在,部分一线和准一线城市也加入进来,最近,广州和杭州的几大银行都主动下调了房贷利率。

去年年底,银保监会提出“重点满足首套房、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12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表示,要“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银行的房贷放款周期开始明显提速,去年在调控紧张的时刻,很多城市的房贷放款周期长达一年,而现在,部分城市的放款周期最快只需要一周。

正是由于去年年底以来的这一轮救市,楼市得以止住了下跌的势头。回顾中国楼市的调控历史,2008年和2014年有过两次大规模的救市,两次救市的背景和当前都有类似之处,都是宏观经济出现了增长压力,楼市也陷入了不景气的困境之中。前两次的大规模救市,最终都引发了房价大涨,这一次会不会再度重演呢?

这种可能性并不是很大。首先是因为这一次楼市调控虽然出现了松动,但是力度远远不及前两次。2008年和2014年的那两次楼市救市,主要手段包括取消限购、首付款比例下降,首套房的房贷利率打7折、二套房打8折,购房契税也出现下调,很难想象在今天还会出现这种力度的刺激。其次,当前这一轮楼市调控放松,一方面是为了鼓励刚需,避免过紧的调控力度误伤刚需一族,同时也是为了避免楼市过快降温对经济带来冲击。以当前楼市的刺激力度来看,更多只能起到暂时止跌的效果,不太可能引发房价报复性上涨。

至于这一轮楼市刺激力度会不会继续升级,从目前来看,不排除还会有更多温和的刺激政策出台,但是像前两次那样的刺激力度几乎不太可能。一是因为大规模刺激楼市会带来显而易见的负面后果,更重要的是,即使对楼市大规模刺激,也未必能对拉动经济起到明显作用。2014年那一轮楼市救市就是如此。在那一轮楼市救市之前,国内GDP开始出现下滑的趋势,2012年的GDP首次跌破了8%的关口,2013年和2014年的国内GDP增速继续下行,分别为7.8%和7.3%,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4年出台了大规模的楼市刺激政策,但是从最终结果来看,对于拉动经济的效果并不明显。2015年中国的GDP跌破了7%,只有6.9%,2016年增速为6.7%,楼市救市并没有改变经济下行的趋势。

从供需角度来看,过去国内房价大涨,很大程度上由于供需层面紧张。一线城市的人口持续流入带来大量需求,二、三、四线城市因为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大量的货币化安置也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购买力,无论是一线还是二、三、四线城市,都因为巨大的需求推动了房价大涨。但是,现在这种格局已经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从一线城市来看,虽然人口持续流入,但是供给层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最近几年,一线城市开始加大对保障房的投入力度,深圳甚至宣布要让60%的人口住进政府提供的住房里。政府对保障房的大规模投入,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供需层面的紧张局面,削弱房价大涨的基础。

从二、三、四线城市来看,很多城市都面临人口流出的压力,尤其是一些资源枯竭型的四线城市,房价鹤岗化的压力越来越大。前些年这些城市的购买力,很大程度上来自棚户区改造带来的支撑。2019年以来,棚户区改造逐渐退潮,尤其是争议极大的货币化安置基本退出,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失去了重要支撑。

过去20多年,国内房价持续大涨,除了供需层面的因素,还有一个因素在于住房成为民众非常重要的投资工具。从投资角度来看,住房不仅跑赢了通货膨胀,而且为持有人创造了巨额财富。正是在这种财富效应的刺激下,很多人愿意购买住房作为投资而不仅仅只是居住,这种选择也的确为大多数人带来了可观的回报。

不过,住房的这种投资属性可能会慢慢淡化。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性事件是,去年10月份,全国人大正式授权国务院开展房地产税试点。过去很多年,房地产税在中国走走停停,一直没有实质性推进,很大部分原因在于房地产税牵涉的利益范围太复杂,但是现在房地产税排除了各种阻力,其重要的推动力就在于共同富裕的政策目标,这就意味着住房承担的财富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变。

在过去,住房是财富增值的重要工具,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贫富差距的鸿沟,但是在房地产税落地之后,住房将反过来成为缩小贫富差距的工具。虽然房地产税的目的并非打压房价,但是房地产税推出之后,将给住房的投资逻辑带来颠覆性改变,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住房作为投资品种的重要性将大大下降。 房地产房产税房价开始下跌全国房价购房楼市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