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00后”开始买黄金
作者:邢海洋乌克兰局势恶化,欧洲动荡,这次比特币没有充当避险资产,反而是黄金大涨。作为最后的支付手段,全球百姓开始囤金。这不由得使人联想到国内年轻人理财观念的转变,有消息说,“90后”和“00后”去年春节期间还只占到黄金消费10%的份额,今年就占到了20%。
年轻一代迷上黄金并不是春节才突然爆发的。据中国黄金协会的统计,去年前三季度,全国黄金实际消费量813.59吨,同比增长48.44%,去年“双11”,薇娅、李佳琦都推出了黄金专场,上架的黄金饰品和投资金条秒空。粗略统计,“双11”大促,全网直播间至少卖出了超过5万根金条。中国也成为去年全球黄金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一年翻倍,是否说明年轻人看待金饰的眼光发生了变化?其实不是,2021年春节,“90后”“00后”在黄金消费中只占10%,那时正是公募基金大放异彩的时候,有关公募基金年化收益率16%的各种统计不胫而走,疫情初发的2020年更是基金丰收年。可好景不长,春节后基金抱团的恶果显现出来,投资者假手他人理财的梦想被一盆冷水泼醒。紧随其后的则是房地产雷声滚滚,虚拟货币遭到了尤为严厉的监管。
其实比特币、房地产和黄金的投资群体重合度并不大,无论是退休的大妈还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囤金子只是图一份安稳的保值增值,并不指望一夜暴富。可保值渠道在过去的一年却越来越匮乏了。余额宝里的收益一降再降,最低已不足2%。理财新规则开始发力,银行理财向着不保本的净值型全面转型,意味着即便是抱着低收益的储蓄心态,也要面对市场的日常波动,即使买了风险等级比较低的产品,也不是万无一失,而是有可能损失本金。既如此,何必不投资一些更为靠谱的资产呢。
从这个意义上看,黄金的投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万物生长的能量来自太阳的核聚变,在恒星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黄金这样的高密度金属几乎是最后产物,很可能你手中的这颗金珠子就产生于超新星爆发的一秒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黄金就一定稀缺,你一定听到过某个小行星是纯金的,即使在地球内部也一定蕴藏着足以使黄金迅速贬值的大体量金子,可金子毕竟是地球上最重的金属,如此之重在地球还是熔融态的时候它们就沉到球体内部了,地壳上的含量微乎其微,而采掘黄金的成本则随着几千年来人类千方百计的探求,愈发昂贵。
根据黄金矿业服务公司(GFMS)调查全球主要黄金矿产商之后发布的《黄金年鉴2019年》,全球矿山采金的全维持成本集中在800~1000美元/盎司,意味着金价很难再回到本世纪初几百美元的低价了。埋在地下的可采黄金资源似乎正在枯竭,我国连续14年维持着世界上最大黄金开采国的地位,但产量已经大不如前,2016年的黄金产量为453吨,到了2021年下降到329吨。全球黄金产量也在稳步上升了十余年后,近几年进入瓶颈期。
南非人挖黄金,最深的矿洞达4000米,我们的矿洞最深400米,似乎还有潜力。但唯有价格杠杆刺激到一定程度,矿工们才会更加不遗余力。与此同时,2021年中国的黄金消费量为1121吨,同比增长37%,供不应求席卷着黄金市场。
钻石就没有黄金的幸运了,科学家用机器直接模仿出地下一二百公里的高温高压环境,生长出连鉴定机构都难分辨出来的钻石,那些垄断了钻石开采近百年的大钻石商再也没有呼风唤雨的能力了。 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