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到地老天荒
作者:程旭每天清晨一起床,我就能在智能手表上赚到6小时的站立时间。到当天结算,站立时间都会远超12个小时的设定目标,可能手表以为我在载人空间站出差,四仰八叉地躺着和站立、行走它都判定为一个姿势。有个谜语是,“坐也是立,立也是立,行也是立,卧也是立”,答案在这里不是马,而是戴智能手表的人类。
我知道的人类站立时长世界纪录出自一出有些冷门的京戏——《哭秦庭》,申包胥倚靠墙壁,不吃不喝,单腿站了七天七夜,一个劲儿哭着数落秦哀公。
站立之姿天然有执着的隐喻,几多孤影独魂,山海故人,“含情伫立凭阑干,远峰漠漠登楼看”,甚至不惜“在悬崖上展览千年”。达摩踩苇渡江,只为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杨时程门立雪,却是求心中所惑的解答。
《生活黑客》中说,有一群人拿自己做实验,搞“量化自我”运动。心理学教授塞思·罗伯茨发现,每天站8小时以上可以改善他的睡眠,还能让他不感冒。他的进阶版方案也是申包胥式的单腿站立,可以加剧疲惫感,减少站立时间。
我深刻地体会过这种因为站立造成的昏昏欲睡。为了避免久坐,我试过站立办公,把工作台用纸箱支棱起来,撤掉椅子,杵在电脑前不动如山。每天站得一股气息从脚底板到膝盖直蹿头顶,把太阳穴吹得鼓胀、精神恍惚,只求一坐。后来我才知道,“膨胀感”来自直肠海绵体。长时间自我摧残式的站立影响直肠海绵体的静脉回流,导致支撑结构失去弹性。
同事吸取了我的教训,购置了升降桌,可坐可站,不会长时间处于一种固定的姿态,还有人推荐在桌子下面再放一个跑步机,实现报表和小腿肌肉的同步厚实。《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认为,这样做是炫耀自己在办公室的权力和地位:我关注身心健康,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又不在乎持续行走的噪声打扰到其他人。
有人久站是为了好好睡觉,有人却是怕工作时睡着。英国首相帕麦斯顿能站着办公7个小时,为的是不小心睡着后摔到地板上,能爬起来继续工作。还有人认为站立的辛苦能让工作不拖泥带水,传说海明威站着写作是为了写出简洁、精练的文字,其实他也是不得已为之。1954年他在一次坠机事故中逃生,脊柱严重损伤,久坐会令他痛苦不堪,所以才不得不站立写作。
海明威还说站立写作有助于身材管理,因为“坐着写作或旅行会扩展你的臀部”。所以,我现在依然会尽可能多站,回信息、接电话时,等人、等菜时,在地铁、公交车上,不放弃每一个站立的机会,也常常站着读书,但再也不一站到底了,要时不时舒展一下臀部和大腿。 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