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好消息·坏消息(1176)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在这个智能时代,你的一举一动,哪怕小到多久查看一下手机,每次使用多长时间,都会留下足以泄露身份的数字足迹。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小组在分析了780名智能手机用户总计28692天的使用数据后,研发出了一套统计模型,只需得知某个人6天中拿起手机的频率,就有35.8%的概率将他从众人中识别出来,而凭借手机使用时长进行识别的准确率为38.5%。发表于《心理科学》上的论文指出,在用于刑侦目的时,这一技术可以令掌握嫌疑人以往手机使用模式的警方从10个怀疑对象中找出正确目标的成功率提高到75%左右。
德国海德堡大学的研究小组针对120万名志愿者进行的认知反应速度测试表明,从20到60岁之间,一个人对需要迅速决断的事情即时做出反应的机灵劲儿基本上保持不变,年纪大的人之所以决策慢,是因为他们更谨慎小心,更关注避免失误。
《应用心理学杂志》上一项针对200多个美国双职工家庭的跟踪调查表明,当工作场合中同事之间关系融洽、彼此支持时,夫妻的家庭关系也会变得更平衡、更和谐,而工作安排上的灵活性反过来又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创造性。
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传奇广为人知,然而根据《科学》杂志上的一项英国研究,约有90%的中世纪骑士文学手稿均已佚失。而且,虽然中世纪爱尔兰的浪漫传奇故事流传至今的约有81%,但英格兰的类似传奇故事幸存率就只有38%左右。
许多“工作效率大师”宣称,根据生物钟原理,一天中适合高效完成不同类型认知任务的时段也不同。但《时钟与睡眠》上的研究发现,只要不犯瞌睡,实验对象在不同时间无论从事需要高度专注还是有赖发散联想的工作,其个人表现均无差别。 好消息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