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英语角
作者:刘畅就像“老外”这个词暗示着外国人的稀罕,曾经练习纯正的英语口语并非易事,遍布大学和公园的英语角应运而生。一群人在一个安静的角落用英语交谈,另一群人围观,几乎是大学生和社会上的英语爱好者都经历过的事。
一群中国学生围在一起,有时会有老外慕名而来。彼此两眼放光,却往往蕴含着需求上的错位——中国学生想练口语,外国人希望说中文。不过总有交换,当中国学生过了把跟“老外”聊天的瘾,来到异国他乡的外国人,也能了解当地风土人情,获得吃喝玩乐的信息。偶有一些外国人会固定参与的英语角,就能形成蔚为壮观的风景。曾经人民大学东门“实事求是”的石头后面,有一个全国知名的英语角。每周五下午,一圈又一圈的人聚拢在一起,有外国人搬着板凳传教,也有人抛出一个辩题,掀起一场从下午五六点直到半夜的辩论,辩者与听众络绎不绝。因为老外多,话题质量高,人大英语角甚至在网络上成为白领夜生活的推荐去处。
如今人大英语角已沉寂,而外教、语伴早已在学生中普及。相比缩在英语角的一角听人聊天,“自我安慰”地练习口语,外教能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练习。即使中学时代没有到国外交流过,本科毕业后,出国留学也成为常态,不需要在英语角的人工泳池里练习,可以直接在大海里遨游,在英语环境里,三个月的时间就能解决口语的问题。社会上英语角的热潮冷却,甚至在一些城市公园里,老年英语角也在努力完成向老年相亲角的转型。 英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