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任
作者:薛巍网络“消灭”了前男友或前女友——这两个概念几乎不复存在了,分手后恋爱对象不会变成从前意义上的前任,因为他们不会真的变成陌路人,过去的恋爱成了前尘往事,但人仍在世间,甚至在眼前晃悠,前任反而比以前更有吸引力了。
以前跟前任分手后,就不会再关注、再联系了,对方在哪个城市,从事哪个行业,有没有成家,一概不知。“不管一段恋情是多么短暂、不幸,你都会忍不住想知道,几个月或几年后对方的状况如何,分手后他是黯然神伤,还是喝醉后跟别人上床了?他有没有开始新的恋情?他是不是同性恋?”但有了网络之后,就能够一直获知其现状。有人发现,前任在看自己的微博,然后还去发一些阴阳怪气的微博,加以冷嘲热讽。有的前任很有钻研精神,不仅看你发布的东西,还看你跟谁互动,然后自己拼凑、填充出一张全景图,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虚中有实的混沌给了他们过大的自信。
《纽约客》去年9月有一篇文章说:“在网上,我们总是很著名。”本来一个普通人在网上发一些自己的日常生活照片、视频,主要是给自己的熟人看的,但也渴望被陌生人欣赏,最后自己发布的内容的遭遇就变得不可知了。如今任何一个有智能手机的人都有能力监视全球几百万人。“一个不是特别勤奋的14岁少年在短时间内对一个人的了解,能超过60年前一组间谍对一个人的了解。他可以看到你认识谁、去过哪里、喜欢什么电视剧、传播了什么八卦和段子、跟谁争吵、养的宠物叫什么、外甥的长相、迷恋谁。再努力一下的话,他可以弄到你的住址、所在的公司。”他甚至可以进入任何一个存在于网上的人的内心,因为他们正在实时向全世界广播自己的情绪状态。
过去一个女作家跟情人断了之后,大概会在给朋友的信件里表示一些愤恨、遗憾的情绪,现在也许她会在社交媒体账号上不停地公开说出来,得知对方结婚时,甚至可以公开“送祝福”,而内心的真实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我们在网上活动时都要多留些心眼,约束自己。网络也许没有记忆,但其实很多东西都被保存着,只是你不知道。你缺少去找到它们的线索,比如用自己的名字去搜索图像,你可能就会发现,网上各处都有一些你已经淡忘了的自己的照片。现在每个人的毕业论文都可以查到,此外还有官方要求公开的个人信用信息、商业信息。前任或许不是什么利益相关方,但也是公众的一分子,随时能查看这类信息。
前任或许忘记了,社交媒体上的自己不等于真实的自己,很多人都是有选择、有美化地晒自己,给自己弄了一个人设。他/她去关注那样一个前任,无形之中也会被误导,他/她其实是在关注一个虚幻的对象,等他/她开始了新的生活,也会感到自己曾经的行为很可笑吧。即使你知道了前任星星点点的信息,也回不到过去,也不会因为手中有些信息而变得强大,应该感叹物是人非才是,当初分开果然是对的! 前任情感恋爱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