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来信(1172)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搬到城中村之后,我成了附近小卖部的常客。小卖部由一对温和热情的年轻夫妇经营,除了卖杂货以外,还是快递的代收点、网络买菜平台的提货点。看店的主要是老板娘,她每天在店里照看年幼的儿子,同时收货、码货,帮我们找快递、清点菜品,有时骑着小电驴出去给客人送桶装水。
我几乎每天都去那里取菜,所以和老板娘熟络起来。我们遇见都会简单地打个招呼,有时我忘带手机和钱,空手拿瓶饮料,她也不介意,因为知道我会在网上转账给她。她还特地把家里寄来的荔枝拿给我尝。
我曾经在不同的地方租房住,也时常到固定的市场、小超市买菜,但从没认识过谁。与附近的店家成为熟人,这是第一次。然而,我也没期待什么,毕竟我早已习惯在大城市里独立生活。
直到那个深夜,与我合租的朋友因为着凉而发烧了。那已是晚上11点多,我赶紧穿上厚衣服出门买药。附近的商铺关门都比较早,也没有24小时全天候药店。如果买不到药,只能去医院。叫车倒不难,可我一个人背不动她下楼啊,司机肯帮忙吗?万一不肯,只能叫120了……我一边胡思乱想,一边看着手机地图狂奔,然而跑了三个药店,都已打烊。
我只能无奈地往回走。深夜的街道和白天时的喧嚣完全是两样。冷风扑面,刚才跑得急,我感觉不到冷,现在慢下来,背上的汗黏在贴身衣服上,被风一吹,身上一阵热一阵冷,难受。
“这么晚了,你才下班呀?”走进巷子,一道光映入眼帘,老板娘和我打招呼。她很快熄了小卖部的灯,去拉卷帘门。我赶紧问:“姐姐,你有退烧药吗?我朋友着凉发烧了。”
“没有哦。”听她这么一说,我就准备走了,但她拉住我,指指小电驴,说:“带你去一家药店吧,不远。我朋友刚才说在店里看电影呢,现在应该还没看完。”
那家药店果然还在营业,等我买到药,老板娘又用小电驴载我回到住处。朋友服药一个半小时后,体温恢复正常。她感谢我说,幸好有你。我笑了,幸好我们经常去小卖部取菜。
以前,我总感受到漂泊在外的寂寥。朋友说,如果和经常接触的人变得熟悉,那就不一样了,比如卖肠粉的阿姨、切猪肉的叔叔、在超市收银的小妹……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的话。巷子里的小卖部,已成为我熟悉的地方。
(读者 韦金伶)电子时代的忧虑
一天,邻居小王敲开我家大门,笑着给我递上香烟,说这学期马上就要结束了,老师让每位家长给孩子做个总结一学期学习的PPT,等到开班会时,让孩子依次到讲台上去讲。但他只是个做调味品批发生意的大老粗,连初中都没毕业,哪里懂得什么PPT,所以想请我帮忙做一下,免得孩子被同学们嘲笑。
我在一家国有大型企业从事文秘工作,做PPT对我来说只是一件小事。几天以后,小王拎了一大包礼物登门道谢,说我做的PPT得到了老师的表扬。等到孩子放了假,如果我也有时间,他想跟着我学习做PPT,至于学费,我随便开个价。
看着小王满脸的兴奋劲儿,我却高兴不起来,心里突然有了一种莫名的忧虑。
第一次工作之外做PPT是几年前女儿上一年级时竞选班干部。女儿的班主任要求凡是竞选班干部的同学都必须制作PPT。
那次竞聘,我去了现场。女儿口才不错,加之我做的PPT还算凑合,女儿有幸当选为班里的礼仪部部长。我清晰地记得,那次竞聘只有七八个孩子提交了PPT,而其中有三四个孩子的PPT是家长花钱请外面的广告公司制作的。
老师站在讲台上摇着头说,对于孩子的事情,家长一定要多费心。就拿做PPT这件事来说,其实制作过程并不算难,为什么家长就是不愿学着做呢?
看得出来,老师有点生气。但从在场家长脸上写满的愁容里,我看到了大家对于电子时代的种种无奈。
在与五个学生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我得知其中三个都面临着生存的压力,一个是超市营业员、一个是保安、一个是流水线上的工人。另外两个家庭条件好一些,分别经营着自己的餐馆和宠物店。他们每天都非常繁忙,能够接触的与电脑相关的知识少之又少,所以对于学习电子时代的各种技能,显然有些力不从心,以至于对制作PPT这样并不算什么高科技的事情,仍然一筹莫展。但他们宁愿自己苦一点、累一点,也要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优越的学习环境。
在我看来,老师的要求在家长的能力范围之内,固然应该满足,可一旦超越了家长本身的能力,这样的要求还该不该提,就值得商榷了。因此,对于老师的工作,家长应该尽力支持,而对于家长的难处,老师也应该理解。比如像制作PPT这样的事情,应该在事前多多了解一下家长们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减轻老师和家长双方的压力。
(读者 彭佩)拖延几年的退款
2019年10月中旬,我看到朋友圈里健身房销售说以后都不能办长期卡了,于是为了激励妈妈和我一起去上瑜伽课,我给她办了三年的健身卡。可谁知她去了三次就不想去了,一个原因是那个健身房离我家有点远,去一次路上来回至少要一个多小时,而且瑜伽课的时间不是太合适,中午的课刚好是午饭时间,下午的课则赶不回来做饭。
就这样直到过完年,我妈也没再去过这家健身房。2020年3月我和销售提出了退卡。销售说退卡需要扣30%的手续费,为了避免我损失太多,可以先办理停卡3个月,这期间他和我都找一下有没有人能买我的卡,转卡只需要15%的手续费。于是为了省下这15%的钱,我接受了这个处理方式。
结果3个月过去了,我和销售都没有找到接收转卡的人,我说那就直接退款吧,扣30%也行。问他多久能把钱退回来,他说大概3个月。我基于对这家全国有150多个门店的大型健身房的信任,基于对大公司流程慢的理解,很痛快地又同意了这个方案,签署了所谓的“投诉处理报告”,表示接受扣除会籍费用余额30%的手续费。
3个月又过去了,根本没有收到退款。我感到生气,并开始怀疑之前的这些操作是否都是拖延退款的手段?30%的手续费真的合理吗?在网络平台买东西几千上万的都能7天无理由退货退款呢,怎么健身房退个钱就这么难?
带着这些疑问,我上网一搜,果然关于这家健身房退款难的事情非常多,甚至闹到法院的都有几百起。浏览完我心里也有了数,预感到不找法院这钱是甭想要回来了。于是,写起诉书、准备证据、网上立案,然后就等着法院联系我。这套流程对于学了7年法律的我来说并不算难,但第一次经历诉讼程序击碎了我天真的理想主义。
首先,一开始我并没有明确自己最终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是可以接受按照之前承诺的扣除30%手续费,还是要求退回全部的会籍费余额。虽然我的诉讼请求是要求退全部,但我的起诉书写得太平淡了,只是叙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没有强调30%手续费不合理的问题,这就导致法院一开始调解时并不会偏向我,而是试图说服我接受扣除25%的手续费。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清晰了自己的底线,也明确了对我有利的情况是对方违反承诺过了3个月仍没有退款给我,因此到了起诉的环节,我当然不能接受之前基于对对方的信任所做出的承诺。
于是,我重新提交了补充诉讼请求申请书和证据,以及我搜集到的对我有利的判决摘要,详细论述了对方违反承诺拖延退款构成违约,以及对方存在对不同的会员收取不同办卡费和不同手续费的不良行为,要求法院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打击这种伤害商业信赖的行为,并要求对方付给我违约金、延迟退款的滞纳金和利息。
最终,又经历了几轮拉锯调解,我接受了扣除5%的手续费,顺利地在2021年结束之前收到了退款。
(读者 丰山倒心)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