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通信的温情

作者:欧阳宇诺

古老通信的温情0大概是高二那年暑假,我做了眼部手术,不能出门,堂弟和堂妹来陪我。那之前我参加了某晚报举办的创新作文大赛,组委会将参赛作品结集成册,邮寄给每位参赛者一套留作纪念。有个男生大概觉得我的作品很有意思,于是向组委会要到了我的通信地址,随之给我写来了信件。我一方面惊讶于组委会将参赛者隐私如此轻易地告知于他人;另一方面,内心又因为作品得到关注而有点小小的得意。

堂弟和堂妹轮番给我念了信件的前后部分,然后又轮番替我写了回信的前后部分。不过他们显然刻意隐瞒了回信的部分内容,因为不久之后,男生在回信中表达了对我左、右手皆能写出漂亮字体的钦佩之情,同时,还应“我”的要求,在信封内装入了一张他的照片。所以,当我拆开信封,里面掉出一张酷似小精灵多比的脸,短暂的适应障碍出现了。

理论上来说,有来信就应该有回信,但回信与否,牵涉到收信者的精力、道德感及责任感。诗人约翰·阿什贝利在接受采访时说,年轻诗人寄给年长诗人的求助信,通常希望对方提出建议、批评和“推荐发表”,年长诗人称这些信件为“内疚堆”,因为生活在这个边写诗边为谋生而忙忙碌碌的世界上,年长诗人做不到严肃对待这么多要求。作家威廉·福克纳则更为直接,他从不阅读读者来信,如果信封中倒不出支票,他就将它们束之高阁,从此不闻不问。

比起即时通信的简便快捷,信件的魅力就在于它令人牵挂的等待、想象。屠格涅夫通过铁路运输系统给福楼拜寄送了邮包,福楼拜在给屠格涅夫的信中写道:“慷慨的人啊,我还没有收到您寄的鱼子酱和三文鱼,焦灼的情绪啃噬着我的胃。”屠格涅夫回信说真担心它们丢了。还好最后包裹顺利抵达,福楼拜愉快地回信:“昨晚我收到了罐头,三文鱼真是棒极了,鱼子酱更是令我陶醉。我们什么时候能一起享受这些美味?”试想,一个朋友用微信告知你,刚用“极速达”给你送来了一碗螺蛳粉当午餐,你们之间会有如同福楼拜及屠格涅夫那般浓烈的情感流转吗?

即时通信缺乏想象的空间与等待的时间,从某种层面而言,“即时”意味着“速朽”,而“爱情”这种不应该被归类于速朽范畴的情感,最佳体现方式就应该是鸿雁传书。翻译家朱生豪与心爱之人宋清如在将近十年的异地恋中,写了308封情书。那个自称“坐在老同学间感觉生疏,尽可能一言不发”的人,在写给宋清如的信中,却有无数的脉脉温情及风趣瞬间,读来时而令人开怀大笑,时而令人泪流满面。

对我的同事L而言,通信的缓慢挽救了她的生命。L的母亲孕育她时,妊娠反应极其严重,决定堕胎。L父亲在收到L母亲的信件后,回信说尊重她的选择。但在这信件一来一往的数天中,L母亲的妊娠反应全部消失,之后L得以顺利来到这个世界。

——————

演播人:三联中读声音与表达集训营进阶营学员 阿彭

三联中读声音与表达集训营讲师汤伟评语:

阿彭的表达轻快、果断,尤其逻辑重音很准,因此听起来没有障碍,能够轻松理解作者的文字意图,我判断她平时也是表达很清晰的人,所以才能快速厘清句子间的关系,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过在本次播读出,整体节奏不够从容,有“过赶”的听感。另外,还是能暴露出一些语音问题:例如“二”的发音不太准,应该先发“e”,再把舌头往后卷,现在卷的程度不够;此外,轻重格式的问题也是很多南方同学的通病,还需要再通过大量读词获得肌肉记忆。 通信

上一篇: 我和栗子的战斗
下一篇: 声音(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