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买单?

作者:欧阳宇诺

谁来买单?0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凯特·福克斯认为,当多人相聚一起喝酒时,每个人都必须请在座的人喝酒,这并不是什么利他行为,只不过是因为人们知道,请完之后必有一轮回请,每个人都请完之后,整个过程回到原点,由第一个请客的人重新开始。在这一过程中,“公平”体现得并不十分严格,一轮里有一个人可能请了两次,其他人却只请了一次,但几轮下来,每个人花的钱可能相差无几。

人与人之间需要维系感情,酒局和饭局是很好的工具和手段。它能避免请客方直接说出那些需要与对方进一步联结的赤裸话语,但又替请客方明确表达了这样清晰的心意。当有确定的请客方时,买单者自然非常容易界定。但更多的情况是,请客方面目模糊或难以界定,此刻,比起看谁的脸皮更厚或掏钱速度更慢,不如采取AA制来解决问题。但AA制也并不总是完美无瑕的,比如在一场人数较多的火锅局中,作为素食主义者的你,面对其余那些战斗力超强的食肉族,在结账时,真的要按照流水单来认真计算彼此应该支付的具体金额吗?但若真的均摊,你会不会陷入沉思,前几日为了省钱,选择了乘坐地铁而非打车前往机场,难道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替餐桌对面的胖子多买几盘肉?

有时,当事人因为顾及面子,不好意思明确指出AA制中的分摊不公问题,此刻,若有一个人以活动组织者的身份出现,替当事人解决困惑,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情缘出现。日剧《钱断情始》中,九鬼玲子所在的公司组织聚餐,同事板垣纯因为原生家庭金钱负担较重,又因与大家有着天然的隔阂感,吃得很少。担任公司会计的九鬼玲子注意到了板垣纯的状况,在大家分摊餐费后,她将板垣纯少吃的那部分餐费金额退还给了他,令一向节俭的板垣纯感动至极,后来甚至发展到视九鬼玲子为适合结婚的对象。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享受请客买单的乐趣,与之相对,就有人享受不付账单的乐趣。作家克里斯托弗·希钦斯与朋友们在一起时,总是说:“该轮到谁替我付钱了?”作家马丁·艾米斯认为,作为此类就是不爱付账的人的朋友,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纵容他们。马丁和没有支付能力的朋友一起出去时,什么都是他来付,对方会说:“就当我是个小妞好了。”朋友回家时,马丁还会再给他20英镑的出租车费,他丝毫不介意这样的相处模式。

马丁的父亲金斯利·艾米斯则与儿子相反,在与一位从不付账的年长密友共进午餐后,金斯利变得烦躁阴郁,无精打采。马丁观察到了这一切,劝说他:“(就因为你付了午餐钱)然后你就让这事毒害你一整天、一整个星期,而不是享受和老朋友在一起的时光。太不值得了,爸爸。你付了钱,再不高兴,那就是双倍的失去。”

——————

本篇文章演播人:三联中读声音与表达集训营进阶营学员 飞鱼

三联中读声音与表达集训营讲师汤伟评语:

飞鱼是进阶营的新学员,在前几次的单元作业中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的音色条件很好,充满知性气质,颇有“小青衣”的潜质。在本次录音中,由于受到录制条件和设备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听感上稍有欠缺,不过依然能听到她在播读中对情绪的恰当运用,以及对句子里停连和语气的把握。稍显不足的是,听完全篇会有点“疲劳”,我判断是处理技巧稍有雷同,导致整体略平。其次,由于过分在意短句间的逻辑关系,导致短句与短句之间的逻辑连接稍弱,也致使了一些语意上的断裂。 马丁生活圆桌

上一篇: 轮胎的功能
下一篇: 几时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