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时归去
作者:摇摇倪生师从易学大家张教授。夏日毕业季,张教授给八个研究生每人送一个卦,八个卦象都是老师对学生的心意。受老师的影响,聚会时,倪生会给每个朋友都安一个卦,比如,朋友走过来,带来一阵风,风能生火,火是离卦,意谓漂亮。或者,凭朋友的体形起卦,他腆着肚子,大为满,是坎卦,代表心宽体胖。朋友们拊掌大乐。
独处时,倪生在书房里燃一支沉香,蓝天下白露踏云而来,是秋风起的美丽。有时听歌,内心突然细腻了起来,似乎看见掩藏在旋律下的悲欢离合,就像喝老黑茶,“轻抿似无味,入喉则苍茫”。飘瞥窗外,斜阳映着绿叶随风摇曳,瞬时生动了。有时拿起狼毫笔随意写下第一个字,然后边想边写,自成诗文也好,涂鸦组合也罢,都顺势写开了。比如“星夜天光迎茶客……”彼时心想的是友,却落笔成客,顿时自洽而笑,“来的都是客”。这种书写给他带来愉悦感,不期然地体会到“无意于佳乃佳”的深意。甚至有些组合还让他特别兴奋,“臂如推车能磨墨,笔下自然见豪情”。
冬夜里,倪生第一回在绢本上写《心经》,没有画格,细密的小楷显得歪歪扭扭,而且天寒手冻漏字多,他呵呵一笑:只能说明心仍不净。有时盘腿静心,面前点一根蜡烛。一边放空大脑,一边凝视着烛焰,灯芯燃烧出形态各异的灯花来,心形、人形、剑形、树形……变幻莫测。火花跳动的一瞬,灯芯中间就会闪现出一道红色的光芒,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火焰跳跃与静止交接的刹那,骤然感觉到时光定格了。于是,心底冒出一句:“闲时岁月不留人,起灭浮沉转乾坤。”
工作多年后,倪生有了独立的办公室,便购置了一张行军床。铺床时,双手抓住两端,张开臂膀,床就打开了。两端还各有一根铁棍子,各自卡到位,床就紧绷绷的。后来,棍子还在,帆布的床却变形了。时光改变了许多事,也带走了那张床。再后来,淘宝火了,有了形形色色的折叠床。倪生选了一款最方便办公室使用的,只要一拉一压,床就铺平了。便在轻妙的心境里怡然自得:“床纷纷,情绵绵。”
苏东坡有开瓮、烹茶等十六件乐事,在倪生的乐事清单里,牛油果赫然入列。因为牛油果的皮很耐人把玩,凹凸的表面油得发亮,极有“包浆”的厚重感。削开那黑色外皮,一层青绿的内皮犹如初春的树叶,让心灵撞进春的喜悦;往里切开,果肉嫩黄泛白,果核介于咖色与橙色之间。一果兼具五行特质,是赏心悦目的美好。倪生不像村上春树那样找黄瓜、洋葱和牛油果搭配,而后浇上姜汁沙拉酱,他只给牛油果拌上浓酱油,简单而美味。
有个午后,倪生买了一本《自画像文化史》。静夜里,他突发奇想对着镜子画开了,没有橡皮擦,也没有人指点,竟然硬生生地勾勒出自己的脸庞来,那架在鼻梁上的眼镜线条硬朗如刀割,似乎可以把大冰糖切成小方糖,这是一幅有甜味的素描处女作,因为好心情就是他的自画像。发到朋友圈,一首小诗悦然而出:“前天/我回老家/那是一个小渔村/每天的风都在笑/我手里握着一颗地球/轻轻一转/怀揽春夏秋冬/乐尽天真/今夜/我吃了一颗糖。”
——————
本篇文章演播人:三联中读声音与表达集训营进阶营学员 飞鱼
三联中读声音与表达集训营讲师汤伟评语:
飞鱼是进阶营的新学员,在前几次的单元作业中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的音色条件很好,充满知性气质,颇有“小青衣”的潜质。在本次录音中,由于受到录制条件和设备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听感上稍有欠缺,不过依然能听到她在播读中对情绪的恰当运用,以及对句子里停连和语气的把握。稍显不足的是,听完全篇会有点“疲劳”,我判断是处理技巧稍有雷同,导致整体略平。其次,由于过分在意短句间的逻辑关系,导致短句与短句之间的逻辑连接稍弱,也致使了一些语意上的断裂。 生活圆桌文化